現在離婚財產糾紛案件可能是所有法院處理的案件中所占比例比較大的,對于一些離婚財產糾紛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所以就沒有做預防工作,從而導致了離婚時因財產而發生的各種各樣糾紛,下面就是我其中一種:婚前擅自處理夫妻共同財產該怎么辦?
離婚財產糾紛案件: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擅自處理夫妻共同財產,具有法律效力嗎?
1、夫妻對共同財產具有平等的處理權
我國《婚姻法》第十三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2、擅自處理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一般認定為無效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八十九條的規定,“共同共有人對共有財產享有共同的權利,承擔共同的義務。在共同共有關系存續期間,部分共有人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的,一般認定無效。但第三人善意、有償取得該項財產的,應當維護第三人的合法權益;對其他共有人的損失,由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的人賠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三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以出賣人在締約時對標的物沒有所有權或者處分權為由主張合同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出賣人因未取得所有權或者處分權致使標的物所有權不能轉移,買受人要求出賣人承擔違約責任或者要求解除合同并主張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也就是說,若未辦理產權登記轉移手續,特別是對于房產來說,雖然買賣合同仍然有效,但真正權利人可以有權追回。此時,合同雖然有效,但買受人只能請求違約金或損害賠償;若受讓人是善意的,且支付了合理對價并辦理了物權登記,可以善意取得物權,從而使物權發生變動。
3、根據婚姻法的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1)工資、獎金;
(2)生產、經營的收益;
(3)知識產權的收益;
(4)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即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的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5)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兩人在關系存續期間,對于錢不是說要天天都分得很清,什么都要注意,只是一些關鍵的地方還是要注意的,否則之后產生的糾紛,不僅會損害一方的利益,有時還可能損害雙方的利益,比如:一方對外借款時的等等。
一方出軌離婚財產分割?
2020年離婚財產如何分割,離婚債務如何分割
2020年離婚財產分割最新規定,離婚后夫妻財產如何分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臨時用工十幾年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2021-01-29法律對非法移民有何處罰
2021-01-27撞人撞斷腿了是刑事責任嗎
2021-01-15合伙企業財產范圍及性質
2020-12-10申請支付令的案件要交申請費嗎
2021-01-042020交通肇事賠償標準
2021-02-26家里失火國家有賠償嗎
2021-02-21提出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要求需要哪些
2021-01-24老師打傷學生學校承擔什么責任嗎
2021-01-02中止履行合同應注意什么
2020-11-10試用期15天沒工資合法嗎
2021-03-10丈夫不工作掙錢能訴訟離婚嗎
2021-03-25出口產品責任險的特點
2021-01-28保價運輸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0-12-02哪些業務是人身保險公司可以經營
2020-11-23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應該如何理解
2021-01-07航空旅客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3-13車險新規:車險費率改革后,這些情況也納入責任賠償范圍
2021-02-142020春運返鄉險最高賠付10萬元
2020-12-23新型人身保險產品謀求發展的對策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