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月前,我從一家汽車銷售公司購買了一輛二手貨車,用于貨物運輸。公司銷售人員當時向我保證,貨車系正規(guī)廠家生產(chǎn)。當我前往車管所辦理過戶手續(xù)時,卻被告知該車系拼裝,且屬于套牌,不能辦理過戶。我以該公司構成欺詐為由,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guī)定,索要購車款3倍的賠償,但公司予以拒絕,法院也于近日判決駁回了我的3倍賠償請求,只讓公司退回購車款、賠償停運損失。請問,該公司的行為是否構成欺詐,應否依據(j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guī)定給予我3倍賠償?
律師解答:
法院判決并無不當。
一方面,本案不適用3倍的懲罰性賠償。雖然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55條規(guī)定:“經(jīng)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shù)慕痤~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但該法第2條同時規(guī)定:“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權益受本法保護;本法未作規(guī)定的,受其他有關法律、法規(guī)保護。”即在經(jīng)營者的行為構成欺詐的情況下,能夠享受3倍賠償?shù)闹黧w只能是“消費者”,且消費者購買的目的是為了“生活消費需要”。因為你購車的目的是從事貨物運輸即營運牟利,屬于生產(chǎn)消費,而非生活需要,決定了你并不屬于“消費者”的范圍,對出現(xiàn)的糾紛自然也就不能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來處理。
另一方面,公司應承擔普通賠償責任。公司不必給予3倍賠償,并不等于其無需擔責。合同法第54條第2款、第58條分別規(guī)定:“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chǎn),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即只要公司的行為構成欺詐,便必須承擔退回購車款、賠償停運等損失的民事責任。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68條規(guī)定:“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意思表示的,可以認定為欺詐行為。”正因為公司事先知道貨車系拼裝且屬于套牌,違反如實告知義務,甚至故意隱瞞真相,決定了公司必須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自訴案件決定撤訴,法院會怎樣辦理?
2020-11-25用AI換臉技術偽造他人的臉惡搞是否侵權
2021-01-01如何取得商標專有權
2020-11-12社區(qū)戒毒的決定主體
2020-11-20租房合同和收據(jù)都丟了怎么辦押金
2021-01-23沒撫養(yǎng)過的養(yǎng)母能否主張贍養(yǎng)費
2020-12-20申請先予執(zhí)行的裁定時間
2020-12-07房產(chǎn)中介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19哪種情況下必須通過訴訟程序才能離婚
2021-01-01婚前協(xié)議在哪里公證
2021-02-02購房合同違約上征信嗎
2020-12-13購房要注意的知識有哪些
2021-01-13認定勞動關系后可否進行工傷賠償
2021-01-23雙方當事人在發(fā)院達成調解協(xié)議 一方不履行咋辦
2020-11-29產(chǎn)品責任保險條款(中英文)
2020-12-18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要交通事故的賠償
2021-03-21什么是出口保險理賠
2020-12-30保險利益與投保有什么關系嗎?
2021-01-12保險公司是否應該賠償車輛停運損失
2020-12-02土地流轉合同協(xié)議書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