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違約的訴訟時效如何計算
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2017年10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對訴訟時效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二)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第一百三十七條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第一百三十八條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
第一百三十九條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計算。第一百四十條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第一百四十一條法律對訴訟時效另有規定的,依照法律規定。
合同的違約責任主要有哪些
一、過錯責任原則及其構成
過錯責任的原則是指發生合同違約責任后,只有違約方有過錯的情況下,才能承擔違約責任。違約方雖有違約事實,但其對違約沒有故意或者過失的過錯,則不承擔違約責任。
過錯責任雖有一定的合理之處但也有弊端,增加守約方舉證的困難,增加了法院認定事實的難度,適用它有很大的隨意性,因違約發生的糾紛,違約方違約過錯程度很難有一個準確的量化標準按過錯大小的劃分實際上為審判人員主觀確定帶來較大的隨意性,也不能排除人情關系對過錯責任認定使其更大程度上的隨意性。
過錯責任原則是行為人基于自身的過錯而承擔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可分為一般過錯責任原則和推定過錯責任原則。前者要求受害人舉證證明加害人有過錯以及過錯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有因果關系。后者要求加害人舉證證明自身沒有過錯以及自身的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否則推定加害人有過錯。
《民法通則》第106條第2款規定:“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故過錯可以分為故意和過失兩種。過錯責任的構成要件有四個:
1、損害事實的客觀存在;
2、行為的違法性;
3、違法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4、行為人有過錯。
二、無過錯原則
根據《合同法》第107條之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法院民事審判合同案件中,只要查明當事人確沒有履行合同的事實,只要排除了不可抗力的外在原因,即可認定當事人的違約成立,不需要有反復舉證從過錯原則到無過錯原則是合同法制度的重大改革。
三、違約責任的承擔
1、實際履行,包括金錢債務的實際履行,非金錢債務的實際履行,實際履行的除外情況。
2、賠償損失,指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給當事人造成損失,由違約方以自己的財產賠償的一種違約責任形式。適用賠償損失的條件,債務人須有違約行為,相對人因違約受到損失,違約行為和相對人的損失之間有因果關系。
四、賠償損失與實行履行的關系
根據規定,賠償損失與實際履行可以并用,守約方可以要求繼續履行合同并賠償損失。
希望可以幫您解決相關的問題。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在本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合同法關于經濟補償金的規定
2021-03-02當場作出治安管理處罰決定的,人民警察應當遵守哪些程序規定是什么
2021-02-12標志設計的程序包括什么
2020-12-17有限合伙人財產份額轉讓合同當事人有哪些義務
2021-02-15離婚訴訟有哪些證據,離婚訴訟如何舉證?
2021-01-04船舶買賣合同可以約定管轄嗎
2020-11-29買賣合同糾紛能否申請司法鑒定
2021-01-06格式合同有什么特殊性
2021-02-12公司倒閉簽約新公司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30用假身份證被辭退單位同樣要賠償
2020-11-21內部調崗申請
2021-02-17姐姐是否有權繼承弟弟死亡賠償金
2021-01-19給孩子買壽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8我國產品責任的損害是如何賠償的
2021-01-05有產品責任險的產品可不可以放心購買
2021-01-05產品責任保險條款(中英文)
2020-12-18建筑工程保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20怎么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1保險與法:車輛定損誰說了算
2020-11-17固定資產購買保險的流程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