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同糾紛案件中,當事人往往會約定幾種不同的合同責任方式,本文就違約金條款與損害賠償條款在司法實踐中如何適用,作以下分析: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如果當事人在合同中既約定了違約金條款,又約定了損害賠償金,對此類合同的法律責任應如何適用呢?
從法理的角度上講,法律責任是由于違法行為、違約行為或者由于違反其他的法律規定而應承受的某種不利的法律后果。從產生法律責任的原因上來分析,大致可以分為三種:一是侵權責任,也就是違法行為。比如,侵犯他人的財產權利、人身權利、知識產權、或者精神權利而產生的法律責任。二是違約行為,即違反合同約定,沒有履行一定法律關系中的作為或不作為的義務。三是法律規定,一般是指無過錯責任或嚴格責任。以上的三種法律責任是隸屬于不同的法律關系,但有時也會隸屬于同一個法律關系,而對于不同的法律關系或同一個法律關系有時可能發生法律責任的競合。也就是說某種法律事實的出現,有可能導致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法律責任的產生,而這些法律責任之間有可能相互沖突。這就涉及到法律責任競合的處理。而對于法律責任的競合,一般來說應按重者來處理。
合同法中的違約金具有多種性質,但是最主要的性質是違約賠償金的性質。如果當事人在合同中既約定了違約金條款,又約定了損害賠償金,那么違約金的適用就可能與違約損害賠償責任的適用發生沖突。
合同法第113條第1款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由此可知,違約方賠償損失也僅以守約方的實際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獲得的利益)為原則,但并不支持懲罰性賠償。也就是說,違約金與違約損害賠償是一致的,適用違約金,在沒有造成損害的時候,就是懲罰性違約金;在違約行為造成對方損害時,違約金就是賠償違約金。既然是賠償違約金,就應當與違約的損失賠償責任相結合。結合合同法所確定的原則是:
1.當事人如果在合同中約定了違約金,原則上應當按照約定違約金執行。
2.當事人如果所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違約方的違約行為所造成的損失的話,非違約方可以請求法院予以增加,因為違約金具有損害賠償的性質,只要低于所造成的損失,就應當予以彌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法多長時間不追究
2020-11-23無期徒刑能改為有期嗎
2021-02-22販毒可以刑拘嗎
2021-02-20沒有簽勞動合同申請勞動仲裁需要請律師嗎
2021-03-02顧客不小心在超市摔倒誰賠償相關費用有哪些
2021-03-09遺產繼承公證怎么辦理
2021-03-14競業限制期間可否申請專利
2020-12-30企業和個人勞動關系如何證明
2020-11-30離職時扣除工裝折舊費合法嗎
2020-12-05被保險人自殺,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10綜合意外險能夠報銷多少
2021-01-29飛機延誤險怎么買
2020-12-23保險合同的非要物性是什么意思
2021-03-10農村失地保險一次性交付需要多少錢
2021-03-03代簽商業三者險投保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09人身保險理賠范圍有哪些
2021-03-10“大奔”嗆水受損是否屬于保險事故
2020-12-19保險合同成立后能否退保
2021-01-27車禍輕傷保險怎么賠償,賠多少錢
2020-12-14承運人故意違約保險公司需要賠償嗎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