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證據,我國的法律對此有著明確的規定。隨著經濟的發展,證據的種類也朝著多樣化的方向發展,那么手機短信可以作為法律證據嗎?我國法律明確說明,手機短信是可以作為證據的。但是在現實的司法實踐中,其效力可能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因為手機短信在收發短信這個過程中,涉及了收件方,發件方以及中間運營商,所以,其效力是有一定的限制的。現在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手機短信的證據能力:
手機短信是SMS的簡稱,就法律的角度而言,由于收發短信的過程中受到了來自發送人,中間商,以及收件人三方的影響,所以其證據能力的是有一定限制的。對于法律中的證據能力指的是一件材料對于某一事件是否有著嚴格的證明能力,同時這種證明能力是可以作為證據,進行質證,調查并且采納的資格的,但是這種證據不僅僅是實物,可以是人證,或者其他的如音頻等無形的。由于證據關乎著法庭進行最后的判決時重要參考的因素,因此法律對于證據有著嚴格的規定,一般是同時具有以下三個性質才可以作為證據,一是客觀性,二是關聯性,三是合法性。
首先我們來看客觀性。證據作為重要的法庭審理案件中參考依據之一,其本身必須是真實的,客觀的,而不是隨意杜撰就可以的。因此證據的內容必須是客觀的,存在的形式也是客觀的。對于內容的客觀,很好理解,證據內容必須是對事實的真實反映,其內容也必須是真實而且客觀的。比方說,物證中常見的照片,照片真實反映了客觀事實的同時,其所拍攝的情形也必需真實存在。假設一張照片拍攝了一個人的殺人的情況,同時這個人也真實地在照片拍攝的地區當個時間段殺了人,那么照片就是證據。對于形式的客觀,以上文的照片為例,照片的這種形式的客觀的,但是如果是一個人進行的描述,一個人在什么時候什么地點以怎樣的方式殺了另外一個人,這時候他的形式就不是客觀的了。
反之來看短信是否具有證據所要求的客觀性。事實上,短信是通過發件人的文字,圖片,轉化為數字信號進行傳輸,而后收件人在受到信號時候,自動轉為收件人可視可閱讀的文字或者是圖片筆,這點在形式客觀性上不容懷疑。但是其內容的客觀性就是有待商榷的一部分。A通過B的手機,向C發送短信。而B對此完全不知,而短信則是A的意思表達,并非B。當發生糾紛的時候,C以此短信說明B所作出的承諾,這顯然就不具有客觀性。
其次是關聯性,即證據對于其所要證明的對象有一定的證明作用。
其三是合法性。我國法律規定,證據的來源,形式,主體,以及手段均是合法的,才能說明的證據的合法性。因此,作為證據提交的手機短信,必須是有合法的形式,經過法定的人員進行收集的,來源和內容必須是合法的。小編認為,手機短信是滿足上述一切條件的。
欠付的工程款包括哪些?討要時需要哪些證據?
勞資糾紛的訴訟該準備哪些證據?
錄音證據如何提交,取證技巧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征收補償原則
2020-12-29如何認定公司惡意注銷逃避債務
2020-12-14連帶責任范圍大于補充責任嗎
2020-12-02單剝奪政治權利未釋放如何處理
2021-02-09取保候審多年后是否追訴
2021-01-06如何反家暴
2021-02-09法院強制執行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08交通事故應該怎么起訴
2020-12-22喪偶再婚領證的時候需要提供什么
2021-01-01辦結婚證的時候能查到對方婚史嗎
2020-12-20志愿者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2-14勞動合同逾期多久視為解除
2021-03-19關于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適用范圍
2020-12-20公司辭退懷孕職工如何處理
2020-12-11團體意外險受益人可以是單位嗎
2021-01-30家庭財產保險賠償什么情況下才可以得到賠償
2020-11-10人身保險合同主要條款有什么
2021-02-21詳解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費用問題
2020-11-26肇事罰單保險公司報銷嗎
2021-03-03投保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