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這個網絡時代,公民個人信息非常容易泄露,如何保護公民個人信息,逐漸的被社會所關注。2017年5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首次就打擊侵犯個人信息犯罪出臺司法解釋,對于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定罪量刑標準等五大社會關注焦點有了明確規定。下面小編將為您介紹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
關于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為依法懲治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活動,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和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現就辦理此類刑事案件適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規定的“公民個人信息”,是指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動情況的各種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件號碼、通信通訊聯系方式、住址、賬號密碼、財產狀況、行蹤軌跡等。
第二條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有關公民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定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規定的“違反國家有關規定”。
第三條 向特定人提供公民個人信息,以及通過信息網絡或者其他途徑發布公民個人信息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規定的“提供公民個人信息”。
未經被收集者同意,將合法收集的公民個人信息向他人提供的,屬于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規定的“提供公民個人信息”,但是經過處理無法識別特定個人且不能復原的除外。
第四條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通過購買、收受、交換等方式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或者在履行職責、提供服務過程中收集公民個人信息的,屬于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第三款規定的“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
第五條 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蹤軌跡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二)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他人利用公民個人信息實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
(三)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蹤軌跡信息、通信內容、征信信息、財產信息五十條以上的;
(四)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記錄、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響人身、財產安全的公民個人信息五百條以上的;
(五)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第三項、第四項規定以外的公民個人信息五千條以上的;
(六)數量未達到第三項至第五項規定標準,但是按相應比例合計達到有關數量標準的;
(七)違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
(八)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數量或者數額達到第三項至第七項規定標準一半以上的;
(九)曾因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受過刑事處罰或者二年內受過行政處罰,又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的;
(十)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實施前款規定的行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第一款規定的“情節特別嚴重”:
(一)造成被害人死亡、重傷、精神失常或者被綁架等嚴重后果的;
(二)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或者惡劣社會影響的;
(三)數量或者數額達到前款第三項至第八項規定標準十倍以上的;
(四)其他情節特別嚴重的情形。
第六條 為合法經營活動而非法購買、收受本解釋第五條第一款第三項、第四項規定以外的公民個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利用非法購買、收受的公民個人信息獲利五萬元以上的;
(二)曾因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受過刑事處罰或者二年內受過行政處罰,又非法購買、收受公民個人信息的;
(三)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實施前款規定的行為,將購買、收受的公民個人信息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的,定罪量刑標準適用本解釋第五條的規定。
第七條 單位犯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規定之罪的,依照本解釋規定的相應自然人犯罪的定罪量刑標準,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定罪處罰,并對單位判處罰金。
第八條 設立用于實施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活動的網站、通訊群組,情節嚴重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條之一的規定,以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定罪處罰;同時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依照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定罪處罰。
第九條 網絡服務提供者拒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經監管部門責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致使用戶的公民個人信息泄露,造成嚴重后果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條之一的規定,以拒不履行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罪定罪處罰。
第十條 實施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不屬于“情節特別嚴重”,行為人系初犯,全部退贓,并確有悔罪表現的,可以認定為情節輕微,不起訴或者免予刑事處罰;確有必要判處刑罰的,應當從寬處罰。
第十一條 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后又出售或者提供的,公民個人信息的條數不重復計算。
向不同單位或者個人分別出售、提供同一公民個人信息的,公民個人信息的條數累計計算。
對批量公民個人信息的條數,根據查獲的數量直接認定,但是有證據證明信息不真實或者重復的除外。
第十二條 對于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應當綜合考慮犯罪的危害程度、犯罪的違法所得數額以及被告人的前科情況、認罪悔罪態度等,依法判處罰金。罰金數額一般在違法所得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
第十三條 本解釋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依法懲治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活動,保護了公民個人信息安全和合法權益,有利于社會進步,法律的發展,對全中國都是一件好事。個人信息是自己的隱私,應當得到尊重,侵犯個人信息的犯罪活動必須嚴厲的打擊,維護公民正當權利,建議自己信息被侵犯時找律師咨詢。
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如何量刑?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判決年限是多久
侵犯公民信息罪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消費者可以向行政部門投訴解決糾紛嗎
2020-11-14購房黃皮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4不得減刑的幾種情形
2021-02-26什么是家庭冷暴力,遭到冷暴力該如何處理
2020-12-31電梯房地下停車位收費合理嗎
2021-02-01民事訴訟會被限制出境嗎
2021-01-27猜疑屬不屬于家庭冷暴力
2021-03-05主合同無效補充合同有效嗎
2021-03-22學生自然生病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7婚前房產婚后更名屬于個人嗎
2020-11-18人事糾紛屬勞動糾紛嗎
2021-02-06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中止與復效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1電子保單是如何工作的
2020-11-24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2-20無證駕駛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0-12-16肇事車逃逸車被剮蹭保險賠付嗎
2021-03-18購車投保遇免責條款保險公司未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20防范保險欺詐的對策是怎樣的
2020-11-29財產保險合同保險人的主要義務有哪些
2021-02-15被保險人喪命誰能依法獲賠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