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侵權法 侵權行為 侵權責任 網絡侵權 侵權責任法 侵犯肖像權 侵犯姓名權 侵犯隱私權 侵犯名譽權
受法律保護的權利,一般都是不容他人侵犯的。要是有人對他人姓名權侵權的話,則屬于違法行為。此時,侵權人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那到底侵犯姓名權法律后果是怎樣的呢?請跟隨律霸小編一起在下文中進行具體了解。
一、侵犯姓名權法律后果是怎樣的
《民法通則》第99條也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冒用。
《戶口登記條例》第18條,公民變更姓名,依照下列規定辦理:18周歲以上公民需要變更姓名時,由本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公民的姓名權受到侵害時,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二、侵犯姓名權的行為有哪些?
姓名權屬于具體人格權,指自然人享有的決定、變更和使用其姓名的權利。姓名包括登記于戶口簿的正式姓名,藝名、筆名等非正式姓名。現實生活中,侵犯姓名權的行為一般有以下幾種,分別是:
1、干涉他人決定、使用、改變姓名。
2、盜用他人姓名。盜用他人姓名指的是未經他人同意或授權,擅自以他人的名義實施某種活動,以抬高自己身價或謀求不正當的利益。
3、冒用他人姓名。指的是使用他人的姓名,冒充他人進行活動,以達到某種目的。
盜用和冒用姓名的區別:盜用主要指盜取某人姓名,自己不一定就是姓名者本人。如A盜用B的姓名,向C說自己是B的好友,騙取C的信任從而獲得某種利益。冒用則是冒用某人姓名,自己扮演的就是姓名者本人。如A說自己就是B,進行欺騙從而獲得某種利益。
姓名權侵害主要表現在他人干涉、盜用、假冒,如發現上述情形,權利人可以要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害等。
三、侵犯姓名權怎么賠償?
姓名權的損害是一種非財產的損害,它以精神損害為內容而沒有直接的財產內容,因為它體現的是人格利益而不是財產利益。姓名權雖無財產內容,但與權利主體的財產權有一定的聯系,可以間接地導致姓名權主體的財產損害。根據最高法院關于確定民事精神責任的司法解釋,姓名權受到侵害的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撫慰金。
《民法通則》第99條也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冒用。
《戶口登記條例》第18條,公民變更姓名,依照下列規定辦理:18周歲以上公民需要變更姓名時,由本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公民的姓名權受到侵害時,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規定: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
(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
(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姓名權屬于公民的基本人權之一,具體包括姓名權的決定、使用、變更以及維護,如果有人侵犯了他人姓名權的話,肯定是要承擔相應的后果。而侵犯姓名權的后果,律霸小編已經在上文中進行了介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侵害姓名權的責任有哪些
侵犯姓名權免責情形有哪些
姓名權受侵犯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附條件不起訴相關法律規定
2020-11-23治安處罰追訴的時效是多久
2021-02-02眾籌與非法集資的界限
2020-11-10如何對債權進行分類
2020-12-07離婚后坐牢前妻孩子可以探望嗎
2021-03-24批捕令下來能探視嗎
2020-12-08朋友探監需要什么手續
2020-11-13家庭暴力法律新規定
2020-12-16防衛過當致人輕傷一般應負什么刑責
2021-01-23勞動合同變更時未變的內容繼續有效嗎
2021-02-10政府單位非法招工如何處罰
2021-01-02商業銀行可以自行確定存款利率嗎
2021-03-05員工不簽勞動合同的應該要如何處理
2021-02-04退休返聘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2-15簽訂集體勞動合同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02工傷期間用人單位不能解約嗎
2020-12-04公司員工購買人身意外保險相關事宜
2020-11-29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5車險理賠“過期” 責任究竟在誰
2021-01-04汽車保險應如何投保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