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公民的姓名雖然不是獨一無二的,但同樣也是受法律保護的。我國法律中規定的有姓名權,同時也對侵犯姓名權的行為進行了打擊。那么侵犯他人姓名權的是否要受刑事處罰呢?律霸小編將在下文中為您解答。
一、侵犯姓名權要受刑事處罰嗎
姓名權是一項民事權利,《民法通則》第99條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冒用。所以,侵犯姓名權是不會受到刑事處罰,但公民的姓名權受到侵害時,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二、侵犯姓名權的表現方式
(1)干涉他人決定、使用和變更自己的姓名。干涉他人姓名就是針對他人姓名實施某種積極行為,阻撓他人行使自己的姓名權。它包括以下幾種情況:一是干涉 他人決定自己的姓名,強迫他人命何名或者不命何名;二是干涉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強迫他人使用或不使用正式姓名;三是干涉他人改變自己的姓名,強迫他人改 變或不改變自己的姓名。例如干涉養子女決定和使用其姓名,干涉被監護人決定和使用其姓名等。
(2)盜用他人姓名。未經權利主體的同意或授權,擅自以權利主體的名義進行民事活動或從事不利于權利主體、不利于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即是盜用他人姓名的行為。盜用他人姓名,行為人通常出于某種不正當目的,行為的結果則直接損害他人或社會利益。
(3)假冒姓名。假冒他人姓名是冒名頂替、冒充他人姓名進行活動,如使用他人的姓名填寫旅店的登記表格,以他人的姓名進行社交活動。在冒充他人姓名的情況 下,侵權人常常利用他人對知名人士的尊敬、羨慕、信任,使用某知名人士的姓名進行各種活動。在實踐中利用與他人同姓名的條件冒充他人實施行為,利用與他人 姓名容易相混的條件冒充他人,以及利用他人的身份和名義從事某種行為,也應認定為假冒行為。
對于侵犯姓名權的行為是不會受到刑事處罰,但可根據《民法通則》要求侵權人停止侵權,賠償損失。在索取賠償的過程中,受害者需要確定該行為對自己的損害程度,再決定索賠的數額。如有不明的地方,小編建議登錄律霸平臺向專業的律師求助、收集證據,確保在您的權利受到損害之后能及時阻止該行為,同時獲得相應的賠償。
如何判斷是否侵犯了姓名權?
侵害姓名權怎么救濟
侵犯姓名權怎么賠償,賠償范圍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危害公共衛生罪
2021-01-21房屋租賃是物權處分嗎
2020-11-25離婚案二審是終審嗎
2021-03-26哪些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021-03-17向外國請求送達文書,請求書應載明內容
2021-03-04離婚精神損失賠償是怎樣的
2021-01-31購房還貸有哪些小技巧
2021-01-06承包關系中賠償責任
2021-01-22用人單位調崗降薪合法嗎,怎么樣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020-12-29勞動糾紛處理程序怎么進行
2021-01-08有單獨為車窗玻璃破裂設計保障的險種嗎
2021-02-27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別規定有哪些
2021-01-22從本案談保險合同中格式條款的規范和認定
2021-02-15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盡說明義務
2020-12-16法院可以查封個人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7車禍理賠需要哪些資料
2020-12-23保險法律法規有哪些,如何實施
2021-02-16防范保險欺詐的對策是怎樣的
2020-11-29財產保險合同履行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27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履行哪些責任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