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耙耳朵”算家暴么?
“耙耳朵”是四川方言中,說男人怕老婆,懼內、“妻管嚴”的表現。一些男士認為“耙耳朵”是貶義,認為夫妻之間應該平等相處;而一些男士則以當“耙耳朵”感到驕傲,認為這是愛老婆,好男人的表現,面對妻子的惡語相向,甚至是拳打腳踢,也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
在即將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中,家庭暴力的范疇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確,“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均屬家庭暴力。
可以明顯地看出,“經常性謾罵”“恐嚇”“精神等侵害行為”,都被列入了家暴的行列。換言之,那些經常在家里被打罵的“耙耳朵”們,其實就是家暴受害者。
被家暴怎么維權
走法律途徑收集證據清單
遇到家暴,到底應該如何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又該向誰求助?《反家暴法》明確規定,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單位、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婦女聯合會等單位投訴、反映或者求助。
胡-燕告訴記者,家暴的維權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而走法律途徑往往都需要比較全面的家庭暴力的證據清單,有條不紊地證明家暴事實,而《反家暴法》的實施也讓這份“清單”更加清晰有效了起來。
1.申請人與被申請人的身份信息(身份證、戶籍卡或者調取的公民信息)
2.結婚證、戶籍本等材料(以證明存在婚姻關系、親子關系、同居關系等)
3.報警記錄、詢問筆錄、警方出具的告誡書等
4.照片或錄音(現場、身體傷痕,盡量體現出時間地點)
5.病歷資料(遭受家暴前往醫院的第一次門診記錄,建議明確說出受傷時間地點、過程及加害人名字)
6.傷情鑒定意見(由派出所或是婦聯委托)
7.證人證言(同住親人、周圍鄰居等知情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改正違法行為適用于哪些情形
2021-01-08偽造人事檔案如何處罰
2021-03-17催告書的時限是多少天
2020-11-27交通局可以釣魚執法嗎
2020-11-07公交車下客時人被撞責任認定標準
2021-02-25房產訴訟期間可否居住
2021-02-11配偶被判刑,婚姻關系如何解除
2021-02-21債權保全措施有哪些
2021-02-26國有農場農用地征收如何補償
2021-03-20純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2-05調崗的規定有哪些
2021-03-23勞動爭議仲裁調解程序的三個階段
2020-12-14再審適用勞動糾紛嗎
2021-01-13購買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1-02-08保險合同生效的三個要素是什么
2020-11-13保險合同是不是有條件的單務合同
2020-12-14社會保險領域嚴重失信人名單管理暫行辦法
2021-01-26“有利于被保險人解釋”原則被過度使用是否有利
2021-01-31機動車被洪水沖走了可以找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22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賠付數額是多少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