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訴成功后一般會怎么樣
上訴成功后,二審法院會重新對案件進行審理,并作出維持原判、改判或者發(fā)回重審的判決。當然,二審法院也可以組織雙方進行調(diào)解。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六十九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應(yīng)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經(jīng)過閱卷、調(diào)查和詢問當事人,對沒有提出新的事實、證據(jù)或者理由,合議庭認為不需要開庭審理的,可以不開庭審理。
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可以在本院進行,也可以到案件發(fā)生地或者原審人民法院所在地進行。
第一百七十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jīng)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以判決、裁定方式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裁定;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錯誤的,以判決、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
(三)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fā)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后改判;
(四)原判決遺漏當事人或者違法缺席判決等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fā)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原審人民法院對發(fā)回重審的案件作出判決后,當事人提起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不得再次發(fā)回重審。
二、相關(guān)知識
1、上訴的條件
第一,您必須具有主體資格。也就是說您必須是案件的當事人才能提出上訴。第二,只有針對一審法院的判決或裁定才能上訴,對法院作出的決定不能提起上訴。其中可以上訴的裁定共有三種:不予受理、駁回起訴以及管轄異議的裁定。第三,提出上訴必須是在法律規(guī)定期間內(nèi)。
2、上訴期限
在一審法院作出裁判后,裁判并沒有立即生效。只有在雙方當事人均未上訴,且上訴期限屆滿后才生效。因此,您要想上訴,則須在上訴期限以內(nèi)提起。上訴期限的規(guī)定在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判文書尾部都有明確告知。民事和行政判決是在判決書送達后十五日內(nèi);民事和行政裁定是在裁定書送達后十日內(nèi)。刑事判決是在判決書送達后十日內(nèi);刑事裁定是在裁定書送達后五日內(nèi)。期限都從文書送達后的第二日計算。雙方當事人收到判決書或裁定書的日期可能不一致,其上訴期限從各自收到判決書或裁定書的次日起算。如果期間屆滿的最后一日恰好是法定節(jié)假日,則以法定節(jié)假日后的第一個工作日為期間屆滿日。
3、上訴狀
您要提出上訴,就必須遞交上訴狀。上訴狀可以請律師代寫,也可以自己寫。主要內(nèi)容包括:上訴人、被上訴人基本情況;上訴請求;上訴理由等。上訴人是公民的上訴狀要由上訴人親筆簽名,上訴人是單位或其它組織的要加蓋公章。上訴狀應(yīng)按案件對方當事人人數(shù)提交副本。如:一個對方當事人應(yīng)提交兩份上訴狀。需要提醒你注意的是二審法院審理的案件主要是圍繞當事人上訴請求的范圍進行的。(刑事案件除外,刑事二審是全案審查),當事人沒有提出請求的,不予審查。因此,你上訴請求事項一定要明確具體,事實和理由一定要清楚充分,針對性強。當然,二審法院如果發(fā)現(xiàn)一審判決違反法律禁止性規(guī)定、侵害雙方公共利益或他人利益時,亦會予以糾正。
4、上訴法院
您的上訴應(yīng)當向一審法院的上一級法院提出。例如:作出一審裁判的法院是成都市金牛區(qū)法院,則上訴法院是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為了方便您提出上訴,您的上訴狀可以交到一審法院,也可以直接交到一審法院的上一級法院。
以上就是律霸網(wǎng)小編整理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國家允許上訴的存在是為了更好的為人民服務(wù),減少冤案的概率,所以,作為公民的我們也要對此抱有謹慎之心,不要辜負了我們親愛的國家。若您還有疑問,歡迎咨詢我們的在線律師。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誰可以提出離婚,離婚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04律師介入政府征收補償工作的重要意義
2020-12-15法律顧問合同的終止事項有哪些
2021-02-07請律師發(fā)律師函多少錢
2020-11-16駕駛證十年到期多久需要再換
2021-03-11車禍劃分責任要多久拿的到
2021-01-24民事訴訟需要哪些花費
2021-03-25女婿要給贍養(yǎng)費嗎
2020-11-15怎樣認定交通事故認定書
2020-11-13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程序有哪些
2020-12-14個人賬戶存公款犯法嗎
2020-12-10只有繼承公證書沒有過戶的房產(chǎn)能抵押嗎
2020-12-10非法侵入住宅罪怎么處罰
2020-12-24第二次離婚訴狀范本
2020-11-18集體組織所有權(quán)有哪些
2021-01-11煙臺市企業(yè)職工勞動關(guān)系轉(zhuǎn)移
2021-02-02什么是保險公估人
2021-02-18團體意外險可以稅前扣除嗎
2020-11-13車險索賠小技巧
2021-03-10產(chǎn)品質(zhì)量和產(chǎn)品責任險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