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時,若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可以采取以下五種方法:
第一種是與經營者或生產者協商和解。這是一種非常平和的方式,消費者與生產者或經營者發生糾紛時,雙方本著互諒互讓的原則,共同和平協商。這種方式對一般性的不是那么嚴重的糾紛特別有用,只要雙方有誠意地進行有效的協商,糾紛就可以盡快得到解決,消費者受到的損害也能夠及時得到補償,同時雙方都能得到和解。
當消費者與經營者協商解決不成時,就可以采取第二種方式,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當然,消費者也可以不先與經營者協商而直接向消費者協會投訴,消費者協會會審核案件是否受理,審核通過后進行調解。用這種方式解決糾紛,消費者可以不用耗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也不會增加額外的負擔。
若前兩種方式都不足以解決問題,消費者還可以采取第三種方式,向有關政府行政部門申訴,請求依法處理。其中受理消費者申訴最多的行政管理機關是國家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消費者可以按政府各有關管理機關的職權,對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違法行為,分別向有權管理的機關請求他們處理。通過正確的方式,消費者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得到最好的答案,受到侵害的合法權益一般也可以得到令人滿意的維護。
第四種方式就是去找仲裁機關進行仲裁,仲裁機關受理了之后,會先查清是非,再進行調解。如果雙方達成和解,調解書送達后即發生法律效力,那么這個時候當事人就必須履行,不能反悔;但如果雙方未達成協議或調解書送達前一方或雙方出現反悔現象的,仲裁機構應依法做出裁決并制作裁決書。裁決書具有法律效力,是必須要履行的,若是其中一方就是不肯承擔責任、履行責任的,另一方當事人就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最有力度是第五種方式,即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但是如果雙方的矛盾嘗試過上述四種方式都無法解決,就可以通過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來解決。如果消費者想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也是可以的,以這種方式,生產者或經營者就需要承擔他們理應承擔的責任了。
當我們面臨消費者權益被侵害的情況時,不能忍氣吞聲也不能因為怕麻煩就容忍他們,當我們的權益受到侵害,應該生氣,但不能光生悶氣,我們要說出來,這樣才能促進社會發展的良性循環,我們的消費者權益權益才能得到最大化的維護。學會運用合法途經解決消費者權益受侵害的問題,是我們每一位公民應有的良好素質。
消費者權益收到侵害,是應該用盡一切辦法進行維護的。
消費者怎樣向消協投訴
侵犯消費者權益的解決途徑有哪些?
消費者打維權官司注意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遲延履行和不履行的區別
2021-02-26政府規劃的宅基地建房可以買賣嗎
2021-03-05公司增資步驟是什么
2021-02-02違章收到信息多長時間處理
2020-12-29丈夫監聽妻子手機是否構成侵權
2020-12-10母親死后兒子能向女兒追討贍養費嗎
2021-03-18轉繼承效力如何規定
2020-12-12勞務合同和務工證明有什么區別
2020-12-26保險合同變更的內容
2021-01-16交強險十級傷殘保險公司能陪多少錢
2021-01-25保險公司定損太低,該怎么辦
2020-12-06借車給別人出了事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15工程承包合同協議書范本
2021-02-10荒山種植承包合同
2021-01-22安置房和商品房拆遷補償一樣嗎
2020-12-30門面房拆遷補償標準
2020-11-09拆遷地區婚遷戶口可以遷嗎
2020-11-15拆遷安置房與普通商品房的區別
2020-11-15宅基地拆遷政策詳解
2021-01-29廣東今年"大拆大建" 廣州9條城中村改造成硬指標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