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好意施惠致傷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既然是侵權關系,故又涉及到侵權責任的歸責問題,適應侵權責任歸責一般原則過錯歸責,但有以下情形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或免責:
1、 如被侵權人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額責任;
2、 如果損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為人不承擔責任;
3、 損害是因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應當承擔責任;
4、 損害因不可抗力造成的,行為人不承擔責任;
5、 其他諸如正當防衛、緊急避險造成的損害,只要沒有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 的損害,行為人不承擔責任。
二、履行請求權
1、相對人無給付請求權。好意施惠關系并不是合同關系,無法律上的拘束力,當事人之間不產生債的關系,當然也就不發生給付請求權。如甲答應乙于某日順路搭乘其車去A地,乙不因此取得要求甲載其去A地的請求權。
2、好意施惠的施惠者不為履行或不為完全履行,對相對人所受損害,不負不完全給付的損害賠償責任,但是否應負侵權責任則應視具體情形由個案予以認定。
(1)好意施惠的施惠方,因其故意或過失侵害他方的權利,原則上仍應就其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權利,負損害賠償責任,但過失應就個案進行合理認定。如讓親友搭乘順車,施惠人駕車違規發生車禍致搭車人受傷,仍應依民法通則第106條第2款的規定負損害賠償責任。有觀點認為,好意施惠屬于“無償”,應于施惠人于故意或重大過失情形下負損害之責。好意施惠關系,尤其是在搭便車的情形,好意施惠的施惠人原則上仍應就其“過失”不法侵害他人權利,負損害賠償責任,惟過失應就個案合理認定之。對他人生命身體健康的注意義務,不能因其為好意施惠而為減輕,將其限于故意事重大過失。
(2)好意施惠的施惠方并未侵害他方權利,僅因其不履行或不為完全履行,致對方受“純粹經濟上損失”,應承擔民法通則第106條第2款規定的侵權責任。
如果公民因為道德以及其他原因向對方實行了一些恩惠行為后雙方也是會在法律上存在一定的權利和義務的關系,那么在履行好意施惠的過程中造成了一方出現的人身傷害等情況后也是需要承擔賠償責任的,如果受傷的原因是受害人自行造成時施惠方則沒有任何的責任。
交通事故中好意施惠方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如何區別贈與合同與好意施惠?
施惠發生損害施惠人是否承擔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權被擔保有哪些數額和種類
2021-03-22行政強制拆遷應當遵守的法定程序
2021-03-10非上市公司可以實行股權激勵嗎
2020-12-12商標被侵權了怎么辦
2020-11-15無錢還債擔保公司拖車合法嗎
2021-03-21婚外情被跟蹤是否違法
2021-03-12家暴告誡書出臺 取證有新招
2021-02-24如何計算票據貼現利息
2020-12-05事實婚姻關系的子女怎么上戶口
2021-02-21生父能取消其繼承權嗎
2021-01-14偽造房產證來抵押借款是什么罪
2021-02-06哪些情形承包人可以停緩建
2021-03-12停車位租賃合同
2020-12-05續簽集體勞動合同期限能簽半年嗎
2020-12-14勞動合同快到期前可以變更期限嗎
2020-11-13用人單位如何應對職場性騷擾
2021-01-13收費停車場內車輛被盜,商場能否擔責
2020-12-26人身保險投保人不交保費公司是否能解除合同
2021-01-20返還性人身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1-01-20從《保險法》的角度看待保險人的賠付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