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誹謗的立案標準
一般來說,中國有關網絡誹謗的民事侵權成立,須具備以下個要件:
1、要有損害行為。就是指行為人為通過網絡傳播了有損特定人名譽的文字、圖片或語言。
2、行為人主觀上存在過錯。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兩種形式。行為人明知傳播內容必然或可能會對他人名譽造成損害卻希望和放任結果發生的,為故意。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損害他人的民事權利但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雖然已經預見但輕信能夠避免,結果導致他人的名譽受到損害的,為過失。
2013年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檢察院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釋(下稱《解釋》)公布。該司法解釋通過厘清信息網絡發表言論的法律邊界,為懲治利用網絡實施誹謗等犯罪提供明確的法律標尺。該司法解釋子2013年9月10日起實施。 [6]
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500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精神失常、自殘、自殺等嚴重后果的;
(三)二年內曾因誹謗受過行政處罰,又誹謗他人的;(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此外,一年內多次實施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行為未經處理,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轉發次數累計計算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定罪處罰。 [6]
司法解釋
司法解釋明確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尋釁滋事、敲詐勒索、非法經營等犯罪的共同犯罪內容,此外,還明確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尋釁滋事、敲詐勒索、非法經營犯罪與其他犯罪的數罪問題及其處罰原則。
司法解釋第八條規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尋釁滋事、敲詐勒索、非法經營等犯罪,為其提供資金、場所、技術支持等幫助的,以共同犯罪論處。”對于行為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犯罪,同時又觸犯其他罪名的,司法解釋第九條規定,應當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不知他人犯罪幫助不違法
行為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尋釁滋事等犯罪活動,而為他人提供資金、場所、技術支持等幫助,與他人共同完成相關犯罪活動,符合誹謗、尋釁滋事等犯罪構成要件的,應承擔相應刑責。需要強調的是,為貫徹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做到罰當其罪,防止擴大打擊面,本條明確規定,追究提供資金、場所、技術支持等幫助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必須以其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尋釁滋事、敲詐勒索、非法經營等犯罪為前提。如果對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相關犯罪活動不明知,即使客觀上起到了幫助作用,也不構成犯罪。
對于網絡誹謗的相關案件,首先以前由于網絡未實行實名制所以很多網軍非常猖狂,但現在由于實行網絡實名制,對于受害者維權會有很大的幫助,而國家最新規定,只要誹謗內容到5000次大轉發就會被視為情節嚴重,以誹謗罪處理。
網絡誹謗刑事案件司法解釋全文
網絡誹謗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網絡誹謗犯罪主體有怎樣的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辭退簽字了還能仲裁嗎
2021-02-12監察機關留置最長期限
2020-11-30店鋪租賃合同沒有到期可以提前解除嗎
2020-12-10輕傷公安機關能撤案嗎
2020-11-22如何對倉儲物進行入庫驗收
2020-12-15訴訟離婚由哪個法院管轄,離婚訴訟途徑有哪些
2021-02-26二手房購房定金合同范本
2020-12-28不簽勞動合同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單位應當承擔什么法律后果?
2021-03-24購買人壽保險后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6因天氣原因航班延誤或取消的賠償標準2020
2021-03-25人身保險合同概念特征是什么
2020-11-15保險合同違約責任形式有哪些
2021-01-16保險合同的中止與終止有什么區別
2020-12-11保險合同沒有特別約定,可以免責嗎
2021-02-19國有企業土地怎么轉讓
2021-02-26集體所有土地轉讓的類型有哪些
2020-12-08土地流轉法規的內容
2021-03-02戶口遷入多長時間可獲拆遷補償
2021-03-08城市房屋拆遷單位
2020-12-21離婚后房子拆遷不能過戶怎么辦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