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涉外財產國內合同是否有效
對于涉外的合同是否有效,不能僅按照我國法律來加以認定,否則會有侵犯他國司法主權的嫌疑,需要根據合同內容尋找準據法,具體問題具體看待。
1、適用合同的準據法。在確定涉外合同效力的法律適用中,首先要看合同準據法是不是當事人自主選擇的法律,如果是當事人自愿選擇的法律,則應依意思自治原則,適用合同當事人選擇的法律。因為意思自治原則是指合同的準據法應由合同當事人雙方自由協商加以選擇的一項原則,是確定合同準據法的普遍原則。如果當事人沒有選擇法律,則適用合同締結地法,或者適用與合同有最密切聯系的法律,或適用法院推定的法律。
2、在合同關系中,如果涉及物權方面的問題(如買賣合同中,所有權于何時何地轉讓給買受人),一般應適用物之所在地法,而不應適用合同的準據法。?因為
(1)物為客觀存在的有形物質體,根據屬地優先權原則,一國法對于其國境內的物有支配權,物乃受物之所在地法的約束和控制;
(2)適用物之所在地法有利于判決的承認和執行;
(3)適用物之所在地法使法律適用具有穩定性和統一性;
(4)適用物之所在地法能對物權提供最有效的法律保護;
(5)對合同中的物權的處理不僅影響合同當事人,而且可能影響其他人,不宜適用合同準據法。
二、如何認定合同涉外
合同是否涉外要根據當事人國籍、標的物所在地、法律事實發生地等方面加以確定。
認定“涉外”的標準以2015年的《民訴法司法解釋》第五百二十二條
具體而言包括四個:
(1)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是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或者組織的;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的經常居所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的;
(2)標的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的;
(3)產生、變更或者消滅民事關系的法律事實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的;
(4)可以認定為涉外民事案件的其他情形。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涉外合同是否有效的問題,不能只按照我國的法律加以確定,而需要根據合同內容尋找具體的準據法加以確認。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是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報酬糾紛能否風險代理
2021-01-30委托律師所要提供哪些資料
2021-02-05與外商投資有關規范性文件未公布的是依據嗎
2021-02-10判無期徒刑可以探監嗎
2020-12-05收買被拐賣婦女兒童罪量刑
2020-11-16事故認定書如何審查
2021-01-19交通事故起訴需要哪些材料
2020-12-23逾期還款后征信怎么恢復
2021-03-16要約生效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1-03-13中間人拿好處費違法嗎
2021-01-27無權代理合同是否可以繼續履行
2021-02-20公司股東欺詐轉讓股權如何起訴
2021-03-26勞動爭議的法院管轄地如何確定?
2020-12-14離婚時夫妻雙方為未成年子女投保的人身保險怎樣分割
2020-12-22交通事故傷人后保險公司理賠流程
2020-11-18報保險需要出示駕照嗎
2021-03-06快速理賠需要報警嗎
2020-11-30對保險公司的組織機構的規定是怎么樣
2021-02-02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三條是怎樣的
2021-03-24建筑施工企業雇主責任保險條款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