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受遺贈人是繼承人嗎
受遺贈人并不是繼承人,但受遺囑人享有受遺贈的權利,可以取得遺贈人所贈與的財產,受遺贈人取得財產后,繼承人無權再繼承遺贈財產。
根據我國繼承法第十條的規定,第一順位繼承人包括:父母、配偶、子女,第二順位繼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位繼承人繼承,第二順位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位的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位繼承人繼承。但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與給法定繼承人以外的其他人,也就是受遺贈人。根據繼承法第二十五條規定,遺贈人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應當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如果表示接受遺贈的,則可以取得遺贈人所贈與的財產。
二、受遺贈人與法定繼承人有什么區別
1、主體不同
遺囑的繼承人只能是法定繼承人中的一個人或是數人;
受遺贈人是國家、集體或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不限于公民)。
2、主體承擔的義務不同
遺囑的繼承人不僅有權繼承遺產,而且還要負責清償被繼承人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
受遺贈人一般不需要承擔清償遺贈人債務的義務,但受遺贈人須在遺贈人的稅款債務清償后,才能接受遺贈的財產,如果遺產不足以清償債務時,受遺贈人無權接受遺贈,但受遺贈人不負有清償的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條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本法所說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房貸的夫妻離婚程序
2020-11-15雙規的一般程序是什么,雙規適用的范圍有哪些
2021-01-26公司分立建筑資質如何分立
2020-12-23非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需要披露嗎
2021-02-17監察委地域管轄怎么確定的
2021-01-10沒有結婚算騙婚嗎
2021-01-28未成年的房產可以用于父母抵押嗎
2021-03-26怎么做才能進行人才保密
2021-02-09退休人員漲工資新政策
2021-02-18勞動糾紛一裁終局的情形
2021-03-06技術聘用合同是否屬于勞動爭議
2021-01-18現金價值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24離婚時人壽保險如何分割
2020-11-11產品責任保險條款(試行)
2021-03-02保險公估人指的是什么
2021-02-10保險合同是怎樣解除的
2020-11-25保險合同變更的類型
2021-02-06對方無保險怎么理賠
2021-02-18生育保險是否屬工資福利
2021-01-28保險公司對牙齒的賠償標準規定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