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繼承權喪失的法定條件有哪些
(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但屬于正當防衛的除外
繼承人故意殺害被繼承人,其行為必須是以剝奪被繼承人之生命為目的,若繼承人對被繼承人所實施的不法行為雖為危害人身安全之行為,但不以剝奪其生命為目的,則尚不能構成殺害行為。
(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
繼承人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是指繼承人中之一人或數人出于爭奪遺產之動機而故意殺害與其居于同一順序之其他繼承人或先于其繼承順序之繼承人,包括遺囑繼承人。
(三)遺棄被繼承人或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經被繼承人表示其不得繼承
所謂虐待,是指對被繼承人的身體或精神進行摧殘或折磨。虐待以情節嚴重為喪失繼承權之要件,而情節是否嚴重,應以客觀情況決定,即從實施虐待行為的時間、手段、后果和社會影響等方面認定,不得基于被繼承人的主觀意思決定,因虐待行為從客觀情況來看為情節嚴重,而被繼承人不以之為嚴重,自可不表示其不得繼承;而如果客觀上本不嚴重,而被繼承人卻以之為嚴重,剝奪其繼承權,則特留分制度即無意義。故如以被繼承人的主觀意思為情節是否嚴重的標準,則情節嚴重的限制條件無異于形同虛設,也非保護繼承人之道。
(四)以欺詐或脅迫手段迫使、妨害被繼承人訂立、變更或撤銷遺囑
繼承人以欺詐或脅迫手段迫使、妨害被繼承人訂立、變更或撤銷遺囑,妨害了遺囑人的遺囑自由行為,嚴重侵害了遺囑人的遺囑自由權。
二、放棄繼承權與喪失繼承權有何區別
繼承權的放棄和喪失,其最后結果都是不發生繼承遺產的結果,但兩者卻有明顯的區別。
1、放棄繼承權,是繼承人自愿放棄無償取得被繼承人的合法遺產的權利。這種行為是出自繼承人自身內心意思的真實表示;喪失繼承權,是繼承人有《繼承法》第七條規定行為之一,經人民法院認定并作出判決而被剝奪其繼承權,這種被剝奪是依法強制執行的,不以被剝奪人的意志為轉移。
2、放棄繼承權必須在繼承開始之后,遺產處理之前用書面或口頭方式向其他繼承人表示,其效力可以追溯到繼承開始的時間;而喪失繼承權則可以發生后繼承開始之后,也可以發生在繼承開始之前,其表示的方法是以人民法院的判決書的形式。
3、放棄繼承權是繼承人放棄自己繼承的一種權利,它不受任何條件的限制,只要自己誠心的放棄表示即可,而喪失繼承權是依法剝奪繼承人的繼承權,這種被剝奪必須受《繼承法》第七條嚴格的法定限制,除此不能使繼承人喪失繼承權。
4、放棄繼承權的聲明可以在遺產處理前或在訴訟過程中收回,但需經人民法院依據其提出的理由作出決定;而喪失繼承權一旦由人民法院作出判決,則不能改變。
遺產繼承權不僅僅是自己可以聲明放棄,其實在一些情況下也是有可能被依法剝奪的,這個時候相當于就是被動的放棄遺產繼承權,那之后就無法再對該繼承人的遺產享有繼承的權利。必然此時對繼承人也就會產生一些不利的后果。
不履行贍養義務是否喪失法定繼承權
如果繼承權喪失了怎么辦?
遺棄行為關于繼承權會喪失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第三方參與的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17哪些人不能錄用為公務員
2021-02-21員工應該如何應對單位的調崗行為有哪些
2021-03-24老字號被商標侵權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0-12-02交通事故能否就傷殘單獨訴訟
2021-01-21休產假期被裁員怎么賠償
2021-01-15買賣合同生效后可以取消嗎
2021-03-04出境旅游意外保險怎么報銷
2021-01-26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二)
2021-02-11服飾城火災 大眾保險被判理賠75.6萬
2020-12-12保險標的所有權轉移的認定
2021-01-25企業財產險怎么計算賠償金額
2021-01-22交通意外撞死人保險怎么賠償
2020-11-13免賠額與不計免賠是什么意思,不買不計免賠的情況
2021-02-09保險經紀人的民事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2-13集體土地出讓方式有哪些
2021-02-17拆遷安置房上市交易條件
2021-02-21請求分割拆遷款份額
2021-01-02農村土地拆遷賠償款有哪些
2020-12-07拆遷安置房戶主可以作主出賣嗎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