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不少犯罪分子,由于各方面了原因,對他人進行了財產侵權,嚴重危害了社會的和諧。在我國,有關侵權財產有相應的法律法規,其中關于什么是財產侵權?在我國財產侵權糾紛案由規定是什么都有詳細的解釋,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討論。
一、在我國財產侵權糾紛案由規定是什么
在確定侵權責任糾紛具體案由時,應當先適用第九部分“侵權責任糾紛”項下根據侵權責任法相關規定列出的具體案由。沒有相應案由的,再適用“人格權糾紛”、“物權糾紛”、“知識產權與競爭糾紛”等其他部分項下的案由。如機動車交通事故可能造成人身損害和財產損害,確定案由時,應當適用第九部分“侵權責任糾紛”項下“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由,而不應適用第一部分“人格權糾紛”項下的“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案由,也不應適用第三部分“物權糾紛”項下的“財產侵權糾紛案由 。
二、財產損害說明
財產性損害說明侵權賠償訴訟中,如果法律沒有特別的規定,受害人應當對其遭受的財產性損害的范圍和數額等負舉證責任。“這一方面是出于合理限制責任的需要,另一方面基于補償目的的考慮,那些能夠回復到損害發生之前狀態的損害必須是以某一可靠的計算方法為基礎的,用一定的金錢數額折算的損失。”例如,A將B價值10000元的名貴皮衣燒毀,B可以通過提供購買該皮衣的發票等證據來證明皮衣的市場價格三、財產性損害和非財產性損害的區別
1.二者的可賠償性不同。
各國法律對于非財產性損害的賠償大都持謹慎態度,即只有在法律有明文規定的場合下,受害人才可以主張此類損害的賠償;而財產性損害,一般都可以賠償。
2.二者的計算方式不同。
財產性損害一般都有直接的費用支出數據,因而賠償額的計算并不困難;而非財產性損害并不會帶來財產價值的減少,因而其計算缺乏確定的標準,因而一般求助于行為人的主觀過錯程度、受害人痛苦的大小(盡量設身處地地想象)等因素。
3.二者的具體責任方式不盡相同。
財產性損害的責任方式主要是恢復原狀(狹義)和金錢賠償;非財產性損害的責任方式主要是金錢賠償,還可能是賠禮道歉、恢復名譽、消除影響等。
法律的制定,不僅僅是為了約束公民,其制定的基本是保障公民的利于,以及權力。當我們的利益受到侵害時,拿起法律的武器為自己維權,不僅可以減少犯罪的發生,同時也是為了建造更加美好的社會,以上關于財產侵權糾紛案由就做簡要回答。
環境污染侵權訴訟時效是多久?
網絡版權侵權行為有幾種類型
著作權侵權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舉報的答復能否復議
2020-11-30申請工傷鑒定四個月了還沒下來怎么辦
2021-02-13發生交通事故首先怎么辦
2021-02-03車禍幾年之后死了還用負刑事責任
2020-12-05拘傳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2020-12-11贈與房產不可要回的情形
2021-01-16當事人在不知情下被簽合同有效嗎
2021-01-21暑托班小朋友受傷了家長要求賠償怎么辦
2021-02-25職業禁忌癥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03怎么簽試用期合同
2021-01-28年假是按工齡算還是按入職日算
2021-03-06什么是定期壽險,哪些人適合購買定期壽險呢
2021-01-14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是什么
2021-02-24偽造保單該如何報案
2021-03-03保險公司拒為火災買單 法院判決企業獲賠
2020-12-20化名的保單有效嗎
2020-11-09車險理賠的常見問題律師解析
2020-12-12保險法釋義第一百一十一條
2020-12-18保險代理人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06一起保險合同糾紛案的代理詞怎么寫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