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拆行為發生后要采取如下行為維護自己的權益:
1、及時保全證據,并撥打110報警。
偷拆行為輕則構成民事侵權,應承擔恢復原狀、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重則涉嫌觸犯《刑法》,應承擔故意毀壞財物罪的相應刑事責任。對于遭遇偷拆情形的被拆遷人而言,對偷拆行為進行民事或者刑事追責,是改變劣勢地位的必經途徑之一。具體而言,追責的方法不外乎民事起訴與刑事立案。無論何-者,均存在客觀事實轉化為法律事實以證明當事人主張的必要性。當事人需要在民事或者刑事救濟程序中提供充分的證據初步證明存在偷拆之事實及其損害結果、實施行為的嫌疑對象等內容。
一般來說,當事人應當在知道偷拆行為發生的第一時間以視聽資料的形式,如拍照、錄像,做現場保全,并確定目擊者,做好證人證言。同時,當事人還應當撥打110電話報警,其必要性體現在:
(1)追究違法犯罪行為屬于警察的職責范圍,由警方第一時間介入有利于形成對偷拆行為人的威懾與責任追究;
(2)110報警方式自動形成報警記錄,若發生警方消極不作為情形,前述記錄便成為有力證據。
2 、及時采取法律救濟措施。
偷拆是拆與被拆雙方圍繞拆遷利益進行博弈的極端表現形式之一。房屋被拆之后,被拆遷人實際陷入了比較被動的局面,而被拆遷人在這一看似陷入劣勢地位的博弈中如何進行利益修復?對偷拆行為進行民事立案或刑事立案的救濟措施,是直接針對侵權行為本身所采取的方法。由于拆遷過程中的刑事立案可能會出現公安部門消極不作為的情形,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會遇到困難。同樣,對偷拆行為民事立案時,同樣也可能會遇到法院消極不作為的情形出現,從而延緩或者遲滯維權。因此,除了前面所述的這些直接的救濟措施之外,當事人還應當結合個案,發現拆遷全程中存在的征地主體與程序、拆遷主體、拆遷客體、拆遷行政管理程序、拆遷補償安置流程等五大方面所存在的具體違法點,進行相應的、全面的違法救濟。
確認適格被告,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二十六條第五款的規定,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所作的行政行為,委托的行政機關是被告。提起行政訴訟,請求法院確認被告偷拆違法。
在被征收人有所準備的情況下,“偷拆”便會“沒得偷”,進而轉化為光天化日之下的強拆,這對保障被征收人的合法財產權益無疑是有益處的。以上就是小編為您解答的全部問題,若有其他疑問,歡迎到律霸網進行在線法律咨詢,也可以閱讀相關法律知識進行了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病假多久終止勞動合同
2020-12-13傷殘鑒定需要多少錢
2021-03-21責任免除是對誰承擔責任的限制
2020-12-31父母干涉子女人身自由犯法嗎
2021-03-06仲裁授權委托書是怎樣的
2020-12-27先予執行的適用條件
2021-03-21擔保可以采用哪幾種方式,簽訂擔保合同時要注意什么
2020-11-14繼承權受到侵害該怎么保護
2020-11-16如何設立房屋中介機構
2021-01-31請假扣多少工資
2020-11-20試用期社保按工資的80%作基數繳納是否合法
2021-03-03航空運輸貨物保險的責任范圍怎么劃分
2020-11-13人身保險的特點是什么
2020-11-12意外保險理賠多久到賬
2021-01-31購買車險時可能有什么陷阱
2020-11-12保險公司管理規定是怎樣的
2020-11-22保險公司分支機構哪些變更事應報中國保監會批準
2020-11-20新保險法第十六條有什么疑義
2021-03-20無責賠償引發保險糾紛
2021-02-27國有劃撥土地怎么進行轉讓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