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號碼實名制是否會損害民眾的隱私權
不會損害民眾隱私權。
【事件經過】
在手機用戶實名登記制度推行六年后,國內電信市場的黑卡現象依舊嚴重。日前,工信部下發通知,要求各電信企業今年底電話用戶實名率達到95%,這被業內解讀為“史上最嚴實名制”。業內人士認為,以前運營商渠道養卡造成了黑卡泛濫的現象,如今移-動轉售號段又為詐騙提供了滋生的溫床,這都導致了黑卡的屢禁不止,不過,隨著國家相關部門愈加嚴格的要求,未來實名制將得到有效推廣。
【法律解讀】
從國際經驗來看,實名制并不必然導致隱私泄露,關鍵在公權力和國企如何保障手機的私密。相反,一些游離在注冊制之外的“黑號碼”,反而容易被電信詐騙團伙利用。目前大陸全部電話用戶實名率已達到92%,但仍有近1億用戶未實名登記。倘若這些漏洞被不法分子甚至恐怖分子所利用,對公共安全的沖擊不堪設想。
前些天,甘肅一教師遭遇電信詐騙,省吃儉用一輩子的23萬元購房款瞬間蒸發,“一套西裝穿17年”的他憤然自殺。這一幕,令無數人憤慨、動容,這也是監管部門強調電話實名制的動因。盡管會給一些人帶來不方便或者不信任的感覺,但從關系民眾福祉的整體公共安全來看,這么做,值。
嚴是愛,寬是害,那么應當誰來“愛”?又該怎么“愛”?監管部門提出了較為明晰的標準。一方面要求電信企業及時告知補辦手續,另一方面開展針對“黑卡”的專項整治工作。既清查“存量”,又打擊“增量”,單靠監管部門的直接介入不現實。對電信企業來說,大多數屬于國有企業、中央企業,應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守住用戶規范登記的“防火墻”。
難就難在作為虛擬平臺的民營企業,它們數量眾多、又過度依賴虛擬號碼帶來的豐厚利潤。這方面,工信部聯手公安部已對相關違法犯罪“亮劍”,打擊效果不錯,一大批不法企業被關停。下一步,還要將“最嚴監管”從“運動式”轉向常態化,在源頭上堵住非實名注冊、冒名頂替注冊的行徑。讓這些企業舍得放手、真正承擔起責任,“疏”和“堵”都不可或缺。
“喂,我是你領導啊,明早來我辦公室一趟!”“公檢法,反洗錢”……這一類電信騷擾,讓不少人防不勝防,事后執法要么追繳時間太長,要么“基站發射”“境外詐騙”讓追繳成本太高,必須通過實名制來正本清源。而另一類賣房中介的問詢、商場促銷的推介,又屬于被人利用了實名制的缺陷,“買賣個人的手機號碼”,同樣需要監管機構守住信息資源、防止“內鬼”與商家暗中勾連。在“互聯網+”的信息社會,讓法治守護公民安全,始終在路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違約金如何計算
2020-12-20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國家法律規定的原則
2021-03-01商標被搶注如何提出商標異議
2021-03-09房屋租賃合同的稅款規定有什么
2021-01-14申請強制執行材料需要哪些
2020-12-22“熊孩子”給主播刷禮物錢款能追回嗎?最高法:可以!
2020-11-13交通事故私了保險公司怎么陪
2021-03-22能拿別人的房產證去做抵押嗎
2021-03-21競業限制沒有補償還存在嗎
2020-11-15婚姻糾紛狀子怎么寫
2021-02-28精神病人能繼承遺產嗎
2020-11-26家長把學生打了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6工傷事故等級有哪些
2021-01-08員工不勝任現有工作崗位能不能隨意調崗
2021-03-07勞動糾紛處理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04怎樣投保人壽險,要注意的事項又有哪些
2020-12-18什么是貨物運輸險
2021-01-24人身保險投保人對哪些人具有保險利益
2020-12-03對保險事故發生時被保險人盡力防止損失擴大的責任
2021-03-06自殺保險公司理賠多少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