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分子犯罪中止屬于未遂嗎?
犯罪分子犯罪中止不屬于未遂,兩者的區別有:
1、發生的時間不同。犯罪未遂發生在已經著手實施犯罪以后,犯罪預備階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則要求必須在犯罪過程中放棄犯罪,即在實施犯罪預備或者在著手實施犯罪以后,達到即遂以前放棄犯罪,均能構成犯罪中止。
2、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不同。在犯罪未遂中,犯罪未能得逞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的實際結果違背行為人的本意,即欲為而不能為。在犯罪中止中,行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主動放棄當時可以繼續實施和完成的犯罪,即能為而不為。這是犯罪中止與犯罪未遂的根本區別。
3、行為結果不同。犯罪未遂的結果是犯罪未逞,是指行為人沒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構成要件,并不等于不發生任何損害結果。犯罪中止要求行為人必須徹底地放棄犯罪。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犯罪中止還要求行為人必須有效地防止他已經實施的犯罪行為之法定犯罪結果的發生。
4、刑事責任不同。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對中止犯的處罰輕于未遂犯,其目的是鼓勵犯罪分子不要把犯罪行為進行下去,從而有效地保護家和人民的利益免遭犯罪的侵害。
5、目的不同:犯罪未遂是指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情形。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情形。
二、中止犯的處罰原則的是什么?
我國《刑法》第24條第二款規定:“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1、對中止犯必須從寬處罰,是我國刑法關于處罰中止犯的基本精神和立法原則。因此,不論犯罪行為的性質如何,也不論犯罪行為造成的現實危害怎樣,只要構成中止犯,就必須對其免除或者減輕處罰。
2、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因為中止犯既然自動放棄犯罪,表明其主觀惡性大為減少;沒有造成損害,說明客觀上對社會沒有造成危害,從而應當免除處罰。這樣做,可以鼓勵實施犯罪行為的人,懸崖勒馬,因而有助于防止犯罪結果發生。
3、對于中止犯,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因為造成損害,說明行為人還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所以不應免除處罰,而應當減輕處罰。
犯罪分子在進行犯罪活動時,可能由于一些其它的原因導致并沒有繼續進行違法活動,這種情況下可以按照中止犯來進行處罰,法律上也明確規定了中止犯罪可以減輕或者從輕進行處罰,具體情況結合實際的犯罪事實活動來進行。
如何區分犯罪預備與犯罪中止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區別有哪些
砍人一刀停下是犯罪中止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律師是專職律師嗎
2021-02-11中外合資銀行經營售匯業務需要誰批準
2020-12-18企業并購需要哪些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6非法集資中業務員如何認定犯罪
2020-11-14房產怎樣解除預抵押
2021-02-03當事人自行解決交通事故協議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16交通賠償訴訟怎樣提交證據?
2021-02-04房屋抵押登記流程
2021-03-05沒有要約的合同是否要執行
2021-01-19學生在校外發生事故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8房屋中介騙人有哪些手法
2021-01-30合同終止協議書有效嗎
2021-01-29社保減員能否作為勞動關系解除的條件
2021-02-13職工在廠里吃早餐時猝死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2-22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0-12-01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
2020-12-14貨物運輸保險單種類介紹有哪些
2021-01-26保險合同不足額投保賠償糾紛的理賠是怎樣的
2020-12-08保險法修改可圈可點
2021-01-16客戶突發心臟病 保險公司拒絕理賠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