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訴訟時效的概念
所謂訴訟時效,是指權利人在法定的期間內,沒有行使自己的權利,法院即不再依訴訟程序強制債務人履行其民事義務的一種法律制度。由于訴訟時效完成以后,將造成權利消滅的法律后果,故亦將訴訟時效稱為消滅時效。這里的法定期間指提起訴訟的期間,亦即訴訟時效期間。權利人在訴訟時效期間內有權請求人民法院保護其權利。而訴訟時效期間屆滿以后,權利人則不再享有請求法院保護其權利的權利。
二、訴訟時效的法律特征
首先,訴訟時效是法定期間。訴訟時效區別于約定期間,是法律的強行規定,當事人不能通過協議對其加以延長或縮短。
其次,訴訟時效是可變期間。訴訟時效遇有法定事由時,可以中止、中斷和延長。
最后,它是法院通過強制力保護民事權利的法定期間。訴訟時效期滿以后,法院即不再通過強制力對權利人的民事權利予以保護,雖然權利人依然享有起訴權,但法律不再賦予其勝訴的權利。
三、訴訟時效與除斥期間的區別
由于訴訟時效與除斥期間容易混淆,所以在復習中一定要將兩者區別開來。
㈠除斥期間的概念
所謂除斥期間也叫預定期間,它是指法律規定的某種權利預定存在的法定期間。權利人如果在此期間內沒有行使其權利,當預定期間屆滿,即要產生權利消滅的法律后果。我國《合同法》第193條規定的,因受贈人的違法行為致使贈與人死亡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銷贈與,但撤銷權人應在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6個月內行使的做法。此6個月的法定期間,就是除斥期間,而并非訴訟時效。
法律之所以設定除斥期間的制度,其意義在于促使權利人及時糾正自己意思表示中的瑕疵;也是為了促使當事人及時輔助效力待定的民事行為。當然也是為了促使當事人對自己民事權利及時行使救濟權。不論是訴訟時效,還是除斥期間,都是以一定的事實狀態的存在和一定期間的經過為條件而發生一定的法律后果的法律事件,而且其目的都在于督促權利人及時行使權利并維護社會法律秩序的穩定。
但二者又有重要的區別:
㈡兩者的立法目的的相反
訴訟時效是由于權利沒有時間限制才設立的,其目的主要是為了維護新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而除斥期間是以權利有時間限制為出發點的,其立法目的過多的是為了維持原有的社會關系和秩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姻法男的多大能拿證
2021-02-03勞動仲裁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0-11-29單位讓員工停職是什么意思
2020-11-27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如何避免事故
2021-03-17交通事故死亡多少錢
2021-02-28違規領取失業金如何處罰
2021-02-18車輛事故肇事方不賠償怎么辦
2021-03-10什么情況可以變更勞動合同
2021-03-14什么情形簽勞務合同
2021-02-12離婚如何分割人壽保險金
2020-11-16意外保險車禍能賠多少錢
2020-12-17開車撞死人保險公司賠多少
2021-03-17保險公司銷售健康保險產品可搭售其他產品嗎
2021-03-21狀元紅兩全保險
2021-02-11瑕疵保險憑證的效力如何
2021-02-08交通事故同等責任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2-28汽車刮蹭怎么申請理賠
2021-03-18保險條款當中又被分為哪幾大類
2020-12-22保險公司再保險都有哪些內容
2020-12-20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