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收和征用林地的區別是什么?
我國現階段土地實行社會主義公有制,包含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兩種形式。征地即是指國有土地上的征地行為,也可以指集體土地上的征地行為。而征地還包含征收和征用兩種不同的情形。在2004年以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國對征收和征用并沒有作明確的區分,都統一稱為“征用”。2004年3月,全國人大對《憲法》第十條進行了修改,將“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征用”改為“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對征收和征用正式作了區分。我國《土地管理法》第二條進一步加以明確:“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對土地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
從以上規定可以看出,國家因公共利益需要有權征收和征用集體土地,“公共利益需要”是國家征收和征收土地的前提,也是征收和征用的共同特征。也就是說,無論是征收還是征用,都要是為了公共利益需要,且要依法給予補償。
而何謂是“公共利益需要”,我國《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八條進行了范圍規定:“(1)國防和外交的需要;(2)由政府組織實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3)由政府組織實施的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環境和資源保護、防災減災、文物保護、社會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業的需要;(4)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需要;(5)由政府依照城鄉規劃法有關規定組織實施的對危房集中、基礎設施落后等地段進行舊城區改建的需要;(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在探討完征收和征用的共同之處后,土地征收和征用的區別又值得注意。土地征收是國家為了公共利益需要,在履行完相應的征地程序并依法給予補償后,將農民集體土地轉變為國有土地的行為。土地征收是土地所有權的根本改變,不存在土地返還的問題,體現了國家權力的強制性,任何單位、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抗拒國家征收行為。而土地征用并不涉及土地所有權改變的問題,集體土地所有權并不因國家征用行為而消滅,只是土地使用權有條件的發生改變,但這種改變只是暫時的,被征用的土地使用完畢,還應當及時返還。因此,同土地征收相比,土地征用的補償費用是較低的。
如果自己或朋友親人遇到征收或征用林地情況,不懂得具體補償時,可以來律霸網找專業的律師幫助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房二賣”的法律后果和糾紛的處理原則
2021-02-12行政訴訟立案到裁決多長時間
2021-02-15以公司名義簽訂的股權轉讓協議是否有效
2021-02-26合并重整原主體公司還存在嗎
2020-12-12專利證書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3-01逾期的債權能否提供抵押擔保
2021-01-25中止探望權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06什么是級別管轄權
2021-03-15審理過程中發現案由錯誤怎么辦
2021-02-15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材料
2021-02-01請假時間累計多久解除勞動關系
2020-11-21二手車過戶費怎么樣計算
2020-11-17關于加班工資法律如何規定
2020-12-31保險合同常識
2021-02-06保險合同怎樣生效?
2020-12-13打車出車禍可理賠嗎
2020-12-18未超合理范圍保險應理賠嗎
2021-01-23保險公司倒閉了保險怎么辦
2021-01-13什么是保險顧問和核心競爭力
2020-12-19保險原則有哪些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