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處罰立案到處罰多長時間
目前,國家有關法律沒有對結案作出明確的規定,有的是部門作出了規定。但一般情況是在三個月內結案。如果有訴訟的,是另當別論。
不同的行政執法機關在處理不同的行為時的規定不一。例如,《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九十九條中就規定,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過30日;案情重大、復雜的,經上一級公安機關批準,可以延長30日。為了查明案情進行鑒定的期間,不計入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
《行政強制法》中則規定,依照法律規定凍結存款、匯款的,作出決定的行政機關應當在三日內向當事人交付凍結決定書。自凍結存款、匯款之日起三十日內,行政機關應當作出處理決定或者作出解除凍結決定;情況復雜的,經行政機關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但是延長期限不得超過三十日。關于行政復議,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又不履行行政決定的,沒有行政強制執行權的行政機關可以自期限屆滿之日起三個月內,依照本章規定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二、行政處罰
狹義的行政處罰是指行政機關或其他行政主體依法定職權和程序對違反行政法規尚未構成犯罪的相對人給予行政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廣義的行政處罰除了包含上述狹義的內容外,也包含企事業單位規定的一些行政人事處罰內容。
行政處罰的處罰具體原則有:
1、法定原則,處罰法定原則是行政合法性原則在行政處罰行為中的集中體現。
2、公正、公開原則,處罰公正原則是指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必須與相對人的違法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行政機關在處罰中對受罰者用同一尺度平等對待。處罰公開原則就是指行政處罰的依據、過程及結果必須公開。行政機關對于有關行政處罰的法律規范、執法人員身份、主要事實根據等與行政處罰有關的情況,除可能危害公共利益或者損害其他公民或者組織的合法權益并由法律、法規特別規定的以外,都應向當事人公開。
3、一事不再罰原則。
4、結合教育原則。
5、民事刑事責任適用原則。
6、申訴和賠償原則,相對方對行政主體給予的行政處罰依法享有陳述權、申辯權;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有權申請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相對方因違法行政處罰受到損害的,有權提出賠償要求。在行政處罰中必須提供充分的救濟,才能真正保障相對方的權利。
通過小編的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行政處罰立案到處罰一般需要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如果案件比較嚴重的話,那么,可以申請延期,希望大家明白。以上這些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內容,如果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遺囑繼承范圍有哪些
2021-02-08交通事故死亡賠償起訴狀范本
2020-11-24農村戶口如何進行損害賠償
2021-01-07手術出現意外怎么判定
2021-01-07公司被收購原資產如何處理
2020-12-06轉按揭貸款需要交錢嗎
2021-03-20上海醉駕追究幾年刑事責任
2021-01-11行政處罰的管轄和適用
2020-12-08共同債務人和連帶債務人的區別
2021-03-05非婚生子可以繼承生父遺產嗎
2021-01-08夫妻不和想離婚怎么辦
2020-12-29兒童游泳館溺水責任在誰
2021-01-172020年商鋪拆遷補償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1-03-19寒暑假勞動關系如何認定
2020-12-09哪些人加班沒有加班工資
2021-02-22辭退是開除公職嗎
2021-03-02壽險理賠時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04產品責任是怎么構成的
2020-12-31故意導致車翻了保險公司怎么理賠
2021-02-10司機涉嫌犯罪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