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出現犯罪中止要判多久?
從中國刑法的規定來看,第24條第2款規定:“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顯然,中國刑法也同許多國家的刑法一樣,對中止犯,是“應當”從寬,并且,從寬的內容也差異極大,中止犯至少可以得到減輕的待遇。各國對犯罪中止的處罰均遠輕于對犯罪未遂的處罰。這是一個奇怪的現象,東西方文明的激烈沖突,各國法文化傳統以及刑法價值觀的巨大的差異,在這一點上都煙消云散。各國立法者莊嚴宣布:對中止犯就應大幅度從寬處理。尤其在中國刑法中,犯罪中止不僅比犯罪未遂、犯罪預備的處罰輕,而且與整個刑法所規定的其他法定從寬情節相比,也是獨一無二屬于最輕的。
二、特征
(一)行為人主觀上具有中止犯罪的決意。行為人在客觀上能夠繼續犯罪和實現犯罪結果的情況下,自動作出的不繼續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結果的選擇。首先,行為人明確認識到自己能夠繼續犯罪或實現犯罪結果;其次,中止行為的實施是行為人自動作出的選擇;再次,中止犯罪的決意必須是完全的、無條件的、徹底的,不是部分的、有條件的或暫時的。中止犯罪的主觀原因,有的是懼怕受到刑罰的懲罰;有的是由于他人的勸說而改變了原來的犯罪意圖;有的是良心發現,幡然悔悟,改變了自己的犯罪意圖;有的則出于對被害人的憐憫,轉而防止犯罪結果的出現。犯罪中止的主觀原因,不影響犯罪中止的成立。
(二)行為人客觀上實施了中止犯罪的行為。第一,中止行為是停止犯罪的行為,是使正在進行的犯罪中斷的行為。第二,中止行為既可以作為的形式實施,也可以不作為的形式實施。第三,中止行為以不發生犯罪結果為成立條件,但這種結果,是行為人主觀追求的和行為所必然導致的結果。
(三)犯罪中止必須發生在犯罪過程中,而不能發生在犯罪過程之外。這里的犯罪過程,包括預備犯罪的過程、實行犯罪的過程與犯罪結果發生的過程。不在這些過程之內實施的行為,不屬于犯罪中止行為。
(四)犯罪中止必須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結果。
無論是任何形式的犯罪行為都將會給大眾公民以及社會的公共治安和秩序造成惡劣的影響,所以司法機關都是會在發現違法行為后進行立案調查,如果犯罪分子在實行犯罪的過程中因為主觀或者客觀的原因中止了犯罪,在對其進行量刑和處罰時也是會酌情從輕處罰。
應該怎么認定犯罪中止
如何區分犯罪預備與犯罪中止
法律規定犯罪中止有幾種類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招用童工要承擔什么責任怎么劃分
2021-02-28演唱會拍照侵犯表演者權嗎
2020-12-12連帶責任人是否當然享有追償權
2020-11-28合伙企業可以適用破產法嗎
2020-12-17夫妻財產約定效力的相關規定
2021-02-10協議限制離婚自由歸于無效
2021-02-27著作權案件訴訟費用如何繳納
2021-03-03房產證抵押貸款所需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4承包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2-14二手房中介買賣糾紛有哪些
2020-12-10舊城改造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1-01-14武漢購房政策有什么
2020-12-07公司注銷勞動合同是否自動終止
2020-12-28企業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2021-01-03上海隔離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3-09社保能不能當作在某單位工作的證據
2021-02-23人壽保險合同的條款的內容包括哪些
2020-12-04定期人壽保險是什么,定期人壽險保如何理賠
2021-03-24壽險中的保險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呢
2021-03-05產品責任險與雇主責任保險有什么區別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