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在對犯罪嫌疑人判刑的時候,要確保證據充分,這些證據有口供、物證書證、證人證言等。如果犯罪嫌疑人主動認罪,可能得到從輕處理的機會。有的犯罪嫌疑人態度惡劣,在法院提審的時候,還是拒絕承認犯罪。那么,法院提審不認罪怎么處理?下面我們來看看小編是怎么說的。
一、法院提審不認罪怎么處理?
如沒有口供但其他證據充分的仍可定罪;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是否構成犯罪不是犯罪嫌疑人自己說了算的,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有證據,經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充分確實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二、辦理認罪從寬案件要把握哪些關鍵點?
辦理任何刑事案件都必須遵循“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必須遵循罪刑法定、罪責刑相適應的刑法基本原則,認罪認罰案件也不例外?!八裕J罪認罰案件也必須確保寬嚴有據、罰當其罪,避免片面地從嚴和一味地從寬這兩種錯誤的傾向。”他強調,“對犯罪性質惡劣、犯罪手段殘忍、社會危害嚴重的犯罪分子,其坦白認罪不足以從輕處罰的,也必須依法嚴懲。”
可以明確,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是這一制度有效運轉必須保證的前提。認罪認罰從寬并不意味著可以減輕法院、檢察院在審查案件事實、防范冤假錯案、正確適用法律方面的責任。寬嚴相濟的關鍵就是找準寬與嚴的平衡點?!皬膶挕?,不等于“從松”?!皩挕钡绞裁闯潭龋瑧撚忻鞔_的界限。如果一味強調“從寬”,那么就必然會偏離公平正義的正常軌道;反之,過分強調“從嚴”,又與這一訴訟制度改革的初衷相悖。實際上,寬嚴相濟的分寸把握,更多地考驗著司法智慧。這就要求案件裁判者始終堅守公平正義的底線,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證據確實充分為原則,準確把握“從寬”“從嚴”的界限,切實做到該寬則寬,當嚴則嚴,從而不偏不倚地對個案作出公正裁判。
綜上所述,法院提審犯罪嫌疑人,會詢問其是否認罪。如果法院提審不認罪,法院根據普通程序展開審理,不再適用從輕處罰程序。雖然說犯罪嫌疑人陳述是主要的證據,但并不是唯一的,只要其它證據能夠充分證明犯罪事實,法院就可以依法作出判決,不用非要犯罪嫌疑人認罪。
在我國嫌疑人拒不認罪如何訊問
在我國關于拒不認罪是什么意思
盜竊拒不認罪的認定后果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專利權可以贈與嗎
2020-12-27哪些人可以成為遺囑執行人
2020-11-22江蘇對54家機構停止委托司法鑒定,超期怎么辦
2021-02-13仲裁裁決書怎么寫
2021-02-23商業銀行解散是否需要申請
2020-12-16關于放棄繼承權的特別規定
2021-02-21法院會拍賣唯一住房嗎
2021-03-19人壽保險拒賠原因都有什么
2020-11-26免責條款不說明保險事故就不免責
2021-02-10旅游意外險怎么賠付
2021-02-18保險人解除保險合同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1保險合同條款有哪些種類
2021-03-18撞傷行人駛離現場,返回時掉頭撞樹如何理賠?
2021-03-16保險賠付步驟有哪些
2020-12-16夫妻離異配偶附加險無效怎么維權呢
2021-01-27出車禍后多長時間保險時效過期
2021-03-21保險公司應賠付被砸日系車
2021-01-10保險受益人 Beneficiary
2020-11-13什么叫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2021-01-17土地使用轉讓的原則是什么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