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幾年查處的非法集資案件來看,總有些案件中會有著黨政機關或國有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參與,這些非法集資的犯罪人往往利用國家工作人員的身份、信譽和號召力,更有效的吸引廣大群眾,提高大家的信任度,給國家機關形象造成了極壞的影響,那么,黨政機關非法集資處罰措施是怎樣的呢?
一、國家工作人員參與非法集資的原因分析
1、官員招商飲鴆止渴,急于求成而被利用。
近年來,很多地方把招商引資作為官員的政績考核指標,對官員實行“層層分指標,級級抓考核,個個有任務,人人忙招商”的硬性分配,也出臺相應的處罰和鼓勵措施。在政績考核的壓力下,有的地方為招商引資,不惜大搞攤派,給各級官員壓指標,任務年年增加,數額層層分解,甚至連教育局、文化局、組織部、宣傳部等部門的官員,都背負著沉重的招商指標。由此,競相讓利已經成為一些官員改善投資環境的“法寶”。為了完成上級下達的招商指標,有些官員往往毫無原則地滿足企業要求,甚至完全站在企業一邊。
2、拿了“好處費”后放松監管,甘當非法集資活動的“從犯”。
在幾年前震動京城的“新國大”集資詐騙案中,臺灣人曹予飛在15個月的時間內,以20%的期貨高額回報為誘餌,在京騙取5億余元后攜款潛逃。北京市檢察院調查“新國大”系列瀆職案,一長串瀆職、受賄官員的名單揭開了其中的謎底。
二、黨政機關人員參與非法集資的懲處
根據相關規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禁止從事、金融從業人員參與非法集資活動。不準有以下行為:
(一)從事、參與非法集資活動;
(二)從事、參與民間高利貸活動;
(三)利用職權和職務上的影響在非法民間融資中謀取利益;
(四)為民間高利貸人員提供擔保;
(五)為從事、參與非法民間融資活動提供保護;
(六)從事高利轉貸行為。
對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金融從業人員違反禁止參與非法集資相關規定的行為,一經發現,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及時處理。違反有關黨紀、政紀的由紀檢監察機關查處,構成違法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綜上所述,關于黨政機關非法集資處罰的相關規定中,明確了鑒于國家工作人員參與非法集資的危害十分巨大,因此嚴禁國家工作人員有從事或參與非法集資、民間借貸,以及從中謀利或提供擔保、保護等行為,對違反黨紀的行為人交監察部門處理,違法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進行責任追究和懲處。
非法集資罪立案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眾籌與非法集資的界限
非法集資罪的數額怎么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過失決水罪辯護詞是怎樣的
2021-01-13開餐廳需要辦理哪些證件
2021-02-08法律援助辯護的種類和適用情形
2021-02-10股份制企業的董事會以什么名義申請行政復議
2020-12-24藥店行政處罰多長時間上交罰款
2021-01-13監外執行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29拆遷的房子法院可以強制拍賣嗎
2021-02-08交通事故同等責任怎么賠償
2021-02-02合同擔保的擔保方式有哪些呢
2020-11-17政府政策可以構成情勢變更嗎
2021-03-13合同的保全包括哪幾種措施
2021-02-22高速事故一般處理多久
2021-03-15常見的購房小誤區有哪些
2020-12-25辦理政府回購房繼承協議公證需要哪些材料
2021-01-26如何安全支付二手房中介費
2020-12-02企業股東簽競業限制合同合理嗎
2020-11-16休產假期間社保斷一個月如何處理
2021-03-20公司裁員是否一定要給補償
2021-01-04人壽保險理賠時間是多久
2020-11-09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費糾紛案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