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淮南煤礦以及鐵路、郵電系統建立臨時勞動保險制度。1950年6月,?淮南煤礦參照執行《東北公營企業戰時暫行勞動保險條例》,全礦職工17929?人辦理了勞動保險登記。同年8月,鐵路、?郵電職工執行《職工疾病傷殘補助試行辦法》。
1951年2?月政務院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在全市范圍內凡有職工百人以上的國營、公私合營、合作社營和私人企業中實行勞動保險。勞動保險主要項目有:免費醫療待遇;因工負傷、殘廢待遇;疾病和非因工負傷、殘廢待遇;生育待遇;養老待遇;因工死亡和非因工死亡待遇;職工供養直系親屬的醫療補助以及喪葬補助待遇等。
1953年,我市根據修正后的《勞動保險條例》將實施范圍擴大到工礦、交通企業的基本建設單位和國營建筑公司,待遇標準有所提高。1980年3月,省人民政府規定,國營企業不分百人以上和百人以下統一執行勞動保險條例規定的項目和標準。
勞動保險金實行統籌,由實行勞動保險的企業按月繳納相當于各該企業的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3%,其中70%存于各該企業工會基層委員會戶內,作為勞動保險金。每月結算一次其余額全部轉入市總工會帳戶內,作為勞動保險調劑金。1969年2?月,財政部在《關于國營企業財務工作中幾項制度改革的意見》(草案)中,將由勞動保險基金中列支的退休費、撫恤費與救濟費等項開支,改在企業營業外項目下列支,停止撥交勞動保險金。職工及供養直系親屬的醫療待遇經費,按《勞動保險條例》規定,來自企業醫藥衛生補助金。企業職工退休費,在“文化大革命”前由統籌機構在勞動保險基金中統一開支,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改由企業開支。致使勞動保險成了“企業保險”,使保險失去了互助互濟和調劑的作用。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發展,勞動制度改革全面推行,退休職工急劇增加,并出現了待業(失業)職工,企業“保險”的弊端越發明顯。為了解決這種弊端,我市根據國家有關試點經驗,1986年12月,市政府制訂了《淮南市市屬國營企業職工退休基金統籌試行辦法》,開始確立市屬國有企業實行社會統籌制度。1987年4月,?市政府下發《關于貫徹國務院改革勞動制度四個規定和省政府四個實施細則的補充意見》;市勞動局制訂了《關于招用合同制工人簽訂勞務合同書繳納退休養老金的具體辦法》、《市屬國營企業職工退休費實行社會統籌的辦法》和《國營企業待業職工和待業保險基金的管理辦法》。至此,我市建立了三項統籌制度:即固定工退休費統籌,合同制工人的養老保險統籌,待業職工保險金統籌。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阻止專利實施是否屬于侵權
2020-11-22實用新型專利有效期
2021-02-15探視權包括接走孩子嗎
2021-01-10個人可以做傷殘鑒定嗎
2021-03-09新《集體合同規定》注重對女職工特殊保護
2020-12-10勞動保護的措施有哪些
2021-01-05實習協議包括哪幾部分
2021-01-27北京在職員工違反保密協議如何處罰
2021-01-30自駕游如何投保交通事故意外險
2021-03-14哪些人適合購買意外保險
2020-11-22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是什么意思
2021-03-16怎么對保險業非法集資處理
2020-12-07意外傷害保險期限是多久
2021-01-03保險公司分支機構哪些變更事應報中國保監會批準
2020-11-20什么叫土地承包經營權爭議
2021-01-29征地拆遷中最有效的維權方法是什么
2020-12-31拆遷安置房不滿意可以拒絕接收嗎
2020-12-18農村房屋拆遷的補償方式
2021-01-08重慶戶口要買安置房有什么限制,拆遷安置房可以賣嗎
2021-02-04企業拆遷賠償有哪幾種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