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詐騙罪能辦理假釋嗎
在滿足法律規定的假釋條件下,詐騙罪的犯罪分子也是可以假釋的。
根據我國《刑法》第81條規定,適用假釋必須遵守下列條件:
(一) 法定的對象條件
假釋是對犯罪人有條件地提前釋放,并不是所有的罪犯都可以適用假釋。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假釋適用于被判處有期徒刑且已執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或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且實際執行十年以上的犯罪人。此外,根據《刑法》第八十一條規定,對累犯以及因殺人、爆炸、搶劫、強奸、綁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釋。
(二)法定的實質條件
犯罪分子認真遵守監視,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假釋后不至再危害社會,這是適用假釋的實質條件或者關鍵條件。犯罪分子同時具備以下四個方面情形的,應當認為“確有悔改表現”:認罪伏法;遵守罪犯改造行為規范和監獄紀律;積極參加政治、文化、技術學習;積極參加勞動,愛護公物,完成勞動任務。 “不致再危害社會”,是指罪犯在勞動改造期間一貫表現好,確有悔改表現不致重新犯罪的,或者老弱病殘并喪失作案能力的。
二、詐騙罪中,可以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嗎?
詐騙罪不屬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范圍。
雖然《刑事訴訟法》第101條規定,受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但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定》第一條的規定,只有因人身權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質損失或者財物被犯罪分子毀壞而遭受物質損失的,這兩種情況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顯然詐騙案中,受害人被騙的財產不屬于上述兩種情況。
詐騙罪重點強調的是結果的發生,換言之,無論采取何種手段實施詐騙行為,只要該行為形成了詐騙的事實和結果、且沒有被納入刑法中的特殊類型詐騙犯罪,即可認定為詐騙罪。一般來說,民事欺詐行為人有履行或基本履行合同的誠意,只是由于客觀原因而未能完全履行合同,侵害的是合同產生的債權。
詐騙罪的相關法律有哪些?
借錢不還算犯法嗎,借錢不還能否構成詐騙罪
金融詐騙罪新司法解釋規定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拘留黨員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27行政協議關于賠償的相關法規是什么
2020-12-18員工不能勝任工作調崗能降薪嗎
2021-02-20刑事律師函怎么寫
2021-01-13要約失效的要求有哪些
2021-01-10發現對方可能拖欠貨款怎么辦
2021-03-11對已解散的公司如何起訴
2020-12-17房產保全取消多久能過戶
2020-12-07公司必須要和員工簽勞動合同嗎
2021-03-23退股能否競業限制
2020-12-31勞務派遣員工轉正后工齡如何認定
2020-11-20員工辭退怎么賠償
2020-11-22辭退發工資嗎
2021-02-28保險最大誠信原則是如何運用的
2020-11-21反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存在的困境
2021-03-06保險賠付步驟有哪些
2020-12-16設立合資保險公司的條件和程序是什么
2021-01-08投保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15摩托車撞到汽車交強險賠嗎
2021-02-05商業三者險與交強險區別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