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生產假貨判多少年?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最低刑罰為“拘役”。判幾年依據情節而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條,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第一百四十九條,生產、銷售本節第一百四十一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所列產品,不構成各該條規定的犯罪,但是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依照本節第一百四十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生產、銷售本節第一百四十一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所列產品,構成各該條規定的犯罪,同時又構成本節第一百四十條規定之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一百五十條,單位犯本節第一百四十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擴展資料: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主要有四種表現形式:
①在產品中摻雜、摻假,是指在產品中摻入雜質或者異物,致使產品質量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或者產品明示質量標準規定的質量要求,降低、失去應有使用性能的行為。
②以假充真,是指以不具有某種使用性能的產品冒充具有該種使用性能的產品的行為。
③以次充好,是指以低等級、低檔次產品冒充高等級、高檔次產品,或者以殘次、廢舊零配件組合、拼裝后冒充正品或者新產品的行為。
④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是指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二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的質量要求的產品。
生產假冒偽劣產品是一項非常嚴重的罪名。并且生產假冒偽劣產品給群眾的生命安全帶來了非常大的隱患。如果生產營利金額達到2萬元~二十萬元之類,會判處有期徒刑2年,并且處罰銷售金額的50%以上到兩倍以下的罰款金額。
賣假貨怎么處罰
買到假貨怎么索賠
網購假貨找誰投訴,投訴時應注意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減資退股需要簽訂協議嗎
2021-01-28賄選能否行政處罰
2021-01-04法津顧問必須是律師嗎
2021-02-11網絡服務提供者對于權利人通知負有什么義務
2021-01-16醫療事故引起智力受損該怎么鑒定
2021-03-10如何申請專利費用的減緩
2020-12-11買賣雙方的合同中明確約定支付定金,一方違約定金罰則如何適用
2021-03-12行政處罰多長時間可以重組
2021-01-01行政處罰時違反一個法律多條如何處罰
2021-02-02買地鐵房的注意事項
2020-12-07孩子探望權,父母一方被禁止探望孩子怎么辦
2021-01-10夫妻沒有領結婚證小孩歸哪方撫養
2020-12-25未領結婚證同居 能向法院訴訟離婚嗎
2020-11-19房屋賣了又辦理抵押是否可以強制執行
2021-01-03商業銀行工作人員索取回扣造成損失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22合同代理人簽字和蓋章效力一樣嗎
2021-02-03企業不執行勞動調解協議怎么辦
2021-03-2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貨損賠償糾紛案
2021-01-30房屋財產險需要的資料有哪些
2021-02-08保險合同是格式合同嗎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