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違法犯罪的行為,都需要接受法律的制裁。所以不管你的行為是否嚴重,只要是屬于法律禁止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法律對于犯罪行為的處罰,有輕罰和重罰之分,具體就看犯罪的情節是否嚴重了。那我們現在主要了解減輕處罰的情況有哪些?
減輕處罰的情形:
1、犯罪人的年齡達到14歲以上,但是還沒有達到法定成年的年齡,這種犯罪人的心里年紀沒有成熟,對事物的認識還很淡薄;
2、犯罪人的年齡達到75歲以上,所做的違法事情懷有故意犯罪的心理;或者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而是不經意間造成的違法行為;
3、辨識能力差,對自己的行為毫無意識的精神病人;或者是失去視力、聽覺不正常的殘疾人;
4、所從事的違法犯罪行為,并不是自己想去做的,而是受到別人的威脅,被逼無奈才參加,或者被慫恿參加;
5、在犯罪后,清楚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主動到警察局投案自首,并且如實交代作案過程,對于一起參加作案的人員,逐個向警察介紹身份信息,不僅為案件的調查提供了很多的信息,還方便調查人員快速破案;
6、當人們的生命安全遭到傷害的時候,不顧自己的安危去保護他人,但由于保護力度沒有控制好,損傷到其他人的人身安全或者破壞了公共物品的行為;
7、使用引導性的語言,勸說別人去做違法的事情,但還好沒有對其他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嚴重的后果,只是輕微的犯罪行為;
8、其他法律規定可以減輕處罰的情況。
以上行為,都是目前我們國家在法律上明確規定可以減輕處罰的情形,只要滿足以上情形之一,就可以減輕處罰或者免于處罰了。
不追究刑事責任與免于處罰的區別是什么?
1.不追究刑事責任:指經過部門調查后,沒有證據能夠證明是違法行為,或者這個行為造成的后果很小,對任何人都沒有造成損失,那這時就不具有犯罪的性質,可以不追究責任。
2.免于處罰:指公民的行為已經損害到其他人的利益,已經確認屬于犯罪行為了,是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但由于其他法律的規定,并不能對犯罪人實施任何處罰,比如說犯罪人的年齡非常小。
所以這兩者的區別主要在于是否屬于犯罪行為。
以上就是減輕處罰的相關內容介紹了,希望大家能夠牢牢記住,不管造成的后果是否構成犯罪,我們都不要去輕易觸碰法律禁止的行為。
行政處罰從輕減輕處罰的情節是什么
什么情況下可以或應當減輕處罰
從輕處罰和減輕處罰的區別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林地耕地征收土地時如何認定
2021-02-12共同申請同一商標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6現金支票收款人能否是個人
2021-02-13監護職責可否委托他人行使
2020-12-22船舶買賣合同可以約定管轄嗎
2020-11-29家庭暴力可以離婚嗎
2020-12-22債權債務起訴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10學生補課導致猝死是誰的責任
2021-03-19勞務承攬與勞務外包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1酒后駕車意外保險可以賠償嗎
2020-12-20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費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2021-03-11意外保險理賠需要的手續有哪些
2020-12-25車沒保險被追尾了怎么賠償
2020-12-31新保險法第十六條有什么疑義
2021-03-20農村空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如何
2021-02-04房屋價值評估報告是否合法要怎樣判定
2021-02-19國有土地房屋拆遷補償的原則有哪些
2021-02-05拆遷房算婚后財產嗎
2020-11-28公司拆遷員工補償依據是什么
2020-12-052020年企業拆遷補償標準和方式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