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條制定食品安全標準,應當以保障公眾身體健康為宗旨,做到科學合理、安全可靠。
第十九條食品安全標準是強制執行的標準。除食品安全標準外,不得制定其他的食品強制性標準。
第二十條食品安全標準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食品、食品相關產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重金屬、污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限量規定;
(二)食品添加劑的品種、使用范圍、用量;
(三)專供嬰幼兒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輔食品的營養成分要求;
(四)對與食品安全、營養有關的標簽、標識、說明書的要求;
(五)食品生產經營過程的衛生要求;
(六)與食品安全有關的質量要求;
(七)食品檢驗方法與規程;
(八)其他需要制定為食品安全標準的內容。
第二十一條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負責制定、公布,國務院標準化行政部門提供國家標準編號。
食品中農藥殘留、獸藥殘留的限量規定及其檢驗方法與規程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國務院農業行政部門制定。
屠宰畜、禽的檢驗規程由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
有關產品國家標準涉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內容的,應當與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相一致。
第二十二條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對現行的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食品衛生標準、食品質量標準和有關食品的行業標準中強制執行的標準予以整合,統一公布為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本法規定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公布前,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按照現行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食品衛生標準、食品質量標準和有關食品的行業標準生產經營食品。
第二十三條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應當經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審查通過。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由醫學、農業、食品、營養等方面的專家以及國務院有關部門的代表組成。
制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應當依據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并充分考慮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結果,參照相關的國際標準和國際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并廣泛聽取食品生產經營者和消費者的意見。
第二十四條沒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可以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組織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標準,應當參照執行本法有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制定的規定,并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備案。
第二十五條企業生產的食品沒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或者地方標準的,應當制定企業標準,作為組織生產的依據。國家鼓勵食品生產企業制定嚴于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或者地方標準的企業標準。企業標準應當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備案,在本企業內部適用。
第二十六條食品安全標準應當供公眾免費查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贈與合同如何生效?
2020-12-19專業離婚律師的告誡
2020-12-18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父母可以要求子女給付贍養費嗎
2021-02-18房產抵押擔保未經登記如何認定
2021-03-17勞務關系是否使用侵權責任法
2020-11-20水電安裝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1-03-20輕資產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23被保險人遭故意傷害 保險公司不能免責
2021-01-17保險單能否辦理抵押貸款
2020-11-20保險受益人的變更有沒有期限要求
2021-02-07車輛修理費高于市值,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1-03-03CIF價格條件下貨運保險發生貨損如何索賠
2021-02-16保險代理人的業務范圍
2021-03-23無責賠償引發保險糾紛
2021-02-27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怎么寫
2021-01-12承包法對非法轉讓土地的規定的形式和處罰是什么
2021-01-01對于禁養區劃定及拆遷補償,該如何獲取
2021-01-02拆遷補償協議在哪有備案
2020-11-11城中村拆遷可以拒絕嗎
2021-01-16房屋土地使用面積拆遷補償時大于房屋建筑面積是否有補償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