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缺陷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一、我國法律對產品缺陷的界定
我國對產品缺陷的界定有以下幾部法律。《民法通則》第122條規定:“因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財產、人身損害的,產品制造者、銷售者應當承擔民事責任。運輸者、倉儲者對此負有責任的,產品制造者、銷售者有權要求賠償損失。”《產品質量法》第46條規定:“本法所指缺陷是指產品存在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不合理危險,產品有保障人身健康、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是指不符合該標準。”《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7條第2款規定:“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2004年國家質檢總局、國家發改委、商務部、海關總署四部委聯合發布了《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定》,第5條規定:“本規定所稱缺陷是指由于設計、制造等方面的原因而在某一批次、型號或類別的汽車產品中普遍存在的具有同一性的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險,或者不符合有關汽車安全的國家標準的情形。”
我國對產品缺陷的定義由原先《民法通則》規定的“產品質量不合格”發展為《產品質量法》規定的“不合理危險”和不符合強制性標準。
二、產品缺陷的認定標準
《產品質量法》第46條規定:“本法所稱缺陷,是指產品存在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不合理危險;產品有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是指不符合該標準。”從法律規定里可以看出,我國司法實踐中認定產品是否存在缺陷主要參考兩個標準:其一,該產品是否具有不合理的危險;其二,產品本身是否符合國家已有的相關強制性規定。
三、產品缺陷的分類
法學界通常將產品缺陷分為四大類,分別是制造缺陷,設計缺陷,警示說明缺陷和跟蹤缺陷。
制造缺陷是指產品在制造過程中所產生的不合理的危險。導致危險的原因很多,包括質量管理不善、技術水平差等。如三鹿奶粉就是這種情況,在生產過程中質量不合格,加入了三聚氰氨。
設計缺陷是指產品的設計,例如產品結構、配方等存在不合理危險。例如前些時間發生的漢蘭達“爬坡門”事件,作為一輛越野車,竟然爬不上30度的坡,有專家分析這是因為該車重心設計太后。如果真是如專家分析的,這車就具有設計缺陷。
警示缺陷是指產品存在的合理危險,銷售產品沒有適當的警示與說明。這是針對產品的合理危險而言的,產品的合理危險是指產品雖然包含危險,但該危險只要依照合理的方法使用,危險就不會發生。例如果凍,大人吃一般沒有問題,不會有危險,但是如果給三歲以下小孩自己吃,就特別危險,因為容易發生窒息的危險。因此,凡是具有合理危險的產品,就必須進行充分的警示說明。所以你現在看到果凍包裝上都會印有請示說,不要給三歲以下小孩食用。如果是產品存在不合理危險,那么生產商就是警示消費者也不能免責。例如生產汽車輪胎的廠商不能在輪胎上貼個警示說本輪胎在超過每小時100公里時速時會爆炸。如果有人不小心買了這個輪胎并出事故了,生產廠商就不能說,是你使用不當,沒有按照說明來使用。生產者還是得承擔責任,為什么?因為產品本身不合格,這是不合理的缺陷,正常的輪胎不可能在行駛速度超過100公理就會爆炸。
跟蹤缺陷是指生產者將新產品投入市場后,違反對新產品應當盡到的跟蹤觀察義務,致使該產品造成他人的人身損害或財產損害的不合理危險。我國《侵權責任法》第46條規定“產品投入流通后發現存在缺陷的,生產者、消停者應當及時采取警示、召回等補救措施。未及時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補救措施不力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這條規定就是生產者的跟蹤義務規定。世界各國的產品責任法一般都規定“將產品投放流通時的科學技術尚不能發現缺陷存在”,生產商就不應當承擔侵權責任,這也是我國《產品質量法》第41條之規定。這個立法目的是鼓勵產品生產者努力開發新產品,鼓勵科技創新,以滿足社會和公眾的需要。這樣的規定同時也就犧牲了消費者的利益,消費者在這種情況不能得到賠償。因此,立法者為了平衡消費者和生產者的利益,確立了生產者的跟蹤觀察缺陷義務。例如目前在全世界都鬧得沸沸揚揚的豐-田車召回事件就是一個關于生產者的跟蹤觀察缺陷義務的例子。
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妻多夫制是真的嗎
2021-01-25清算組負責人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31什么是商標權轉讓,商標權轉讓的形式有哪些
2020-12-11保全房屋抵押房照不是原告的可以嗎
2021-01-07反擔保有哪幾種方式
2021-03-14財產保全中的反擔保如何解除,能否解除
2021-01-12法院起訴前調解流程
2021-03-01代書遺囑的效力分析
2021-03-19對仲裁裁決不服的能否要求重新仲裁
2020-12-132020離休人員喪葬費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22框架合同是否需要約定有效期
2021-02-23承攬關系與雇傭關系的區別
2021-03-05專利申請書范文應該怎么寫
2021-02-10房產證在銀行抵押起的可以加名字嗎
2020-12-26事業單位解聘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1-01-21勞動爭議調解不成的情形應該怎么解決
2021-03-24解讀《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新亮點
2021-03-17保險合同的解釋通常是遵循有利于哪一方的原則
2020-12-21哪種情形必須導致保險人免責
2020-12-05保險公司怎么確認騙保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