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傷害并且給對方造成了輕微傷害的話,此時是無法認定構成刑事犯罪的,但不構成犯罪并不意味著就不處罰了。而說到輕微傷害量刑標準2018,其實也就是指故意傷害致人輕微傷害的處罰問題。針對這個問題,律霸小編整理了相關資料,將在下文中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故意傷害致人輕微傷害量刑標準2020
故意傷害致人輕傷構成故意傷害罪,按《刑法》第234條規定處罰;故意傷害致人輕微傷,不構成刑事犯罪,按《治安處罰法》第43條處罰。
《治安處罰法》第四十三條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14周歲的人或者60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二、怎么對故意傷害罪認定
(一)故意傷害與一般毆打行為的區別
一般毆打行為只是給他人造成暫時性的肉體疼痛,或使他人神經受到輕微刺激,但沒有破壞他人人體組織的完整性和人體器官的正常機能,故不構成犯罪。有些毆打行為表面上給他人身體造成了一定的損害,但顯著輕微,不構成輕傷的,不能以故意傷害罪論處。
因此,在區分故意傷害與一般毆打時,既要考慮行為是否給人體組織及器官機能造成了損害,又要考察損害的程度。
(二) 故意傷害與故意殺人罪的區別
在故意殺人未遂造成傷害或故意傷害致人死亡兩種情況時,二罪易混淆。要把握二罪的主要區別在于行為人是否以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為故意內容。如果行為人無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而只有傷害他人健康的故意,即使客觀上行為導致了他人的死亡,也只能以故意傷害罪致死認定;如果行為人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即使其行為沒有造成他人死亡的結果,也構成故意殺人罪(未遂)。
司法實踐中,要認定行為人的故意內容是傷害還是殺人,應遵循主客觀相一致的原則,查明案件的全部事實,從行為人與被害人的關系,案件的起因、過程、結果、作案的手段、使用的工具、打擊的部位、強度、作案的時間、地點、環境條件、行為人作案前后的表現等方面入手,進行綜合分析、判斷。
法律中明確規定了,故意傷害行為如果造成了他人輕傷害及其以上的損害程度,那才能認定行為人構成故意傷害罪。但要是造成的僅僅是輕微傷的話,這種情況下只能給予行為人治安管理方面的處罰。上文中小編為大家提供了輕微傷害量刑標準2018的內容,希望可以為你提供一下幫助。
怎樣處罰單位犯罪
犯罪人什么時候可委托辯護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鑒定的賠償標準
2021-03-12數罪并罰適用范圍
2020-12-06旅游合同無法履行怎么辦
2021-02-03財產保全措施會因為反擔保而解除嗎
2021-03-08交通事故賠償強制執行期限
2020-11-092020年撫養費標準多少
2020-12-18想領結婚證父母不給戶口本怎么辦
2020-12-09什么是贍養
2021-03-01一個負刑事責任從抓到審判要多久
2020-11-11交通事故中能扣車多久
2021-02-24離婚法院第一次調解需要律師嗎
2021-02-04合同債權質押制度具有哪些法律效應
2021-03-22債務危機有哪些救濟途徑
2021-01-03刑事速裁程序能否上訴
2021-01-03鄰居間的土地糾紛怎么解決
2021-03-25圓珠筆簽訂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2-18企業關閉分流可以解除合同不走嗎
2020-11-25第三方勞務派遣合法嗎
2020-11-10工傷事故調解與實際不符的還能起訴嗎
2020-12-10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細則是怎樣的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