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對未成年人不予批捕的情況有哪些?
(1)屬于預備犯、中止犯,或者防衛過當、避險過當的;
(2)主觀惡性較小的初犯,共同犯罪中的從犯、脅從犯,犯罪后自首、有立功表現或者積極退贓、賠償損失、確有悔罪表現的;
(3)過失犯罪的犯罪嫌疑人,犯罪后有悔罪表現,有效控制損失或者積極賠償損失的;
(4)犯罪嫌疑人與被害人雙方根據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達成和解協議,經審查,認為和解系自愿、合法且已經履行或者提供擔保的;
(5)犯罪嫌疑人系已滿14周歲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或者在校學生,本人有悔罪表現,其家庭、學校或者所在社區以及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具備監護、幫教條件的。
二、《人民檢察院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規定》的相關解釋
第八條
審查批準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應當把是否已滿十四、十六、十八周歲的臨界年齡,作為重要事實予以查清。對難以判斷犯罪嫌疑人實際年齡,影響案件認定的,應當作出不批準逮捕的決定,需要補充偵查的,同時通知公安機關。
第九條
審查批準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應當注意是否有被脅迫情節,是否存在成年人教唆犯罪、傳授犯罪方法或者利用未成年人實施犯罪的情況。
第十條
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逮捕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應當訊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
訊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應當根據該未成年人的特點和案件情況,制定詳細的訊問提綱,采取適宜該未成年人的方式進行,訊問用語應當準確易懂。
訊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應當告知其依法享有的訴訟權利,告知其如實供述案件事實的法律規定和意義,核實其是否有自首、立功、檢舉揭發等表現,聽取其有罪的供述或者無罪、罪輕的辯解。
訊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應當通知法定代理人到場,告知法定代理人依法享有的訴訟權利和應當履行的義務。
訊問女性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應當有女檢察人員參加。
第十一條
訊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一般不得使用戒具。對于確有人身危險性,必須使用戒具的,在現實危險消除后,應當立即停止使用。
第十二條
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應當根據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的事實、主觀惡性、有無監護與社會幫教條件等,綜合衡量其社會危險性,確定是否有逮捕必要,慎用逮捕措施,可捕可不捕的不捕。
未成年人不予批捕的條件就是以上這些,未成年人存在犯罪行為,是需要區分不同的年齡來進行認定的,特別是對于14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是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的,但涉及到相關情況的民事賠償則需要由監護人按照規定來進行處理。
不予批捕是否等同于不予起訴
不予批捕還追究刑事責任嗎?
未成年人犯罪年齡如何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質押辦理手續
2021-01-10不安抗辯適用條件有哪些
2021-02-09商標侵權如何處罰,處罰方式有哪些
2021-01-26碰撞痕跡鑒定結果不服怎么辦
2021-01-19包辦婚姻與買賣婚姻有何異同
2020-12-29分居半年可以起訴離婚嗎
2020-12-22勞務關系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1-03-13簽勞務外包合同是勞務派遣工嗎
2020-12-29員工離職手續有哪些
2020-12-15單位的工傷意外險能賠多少錢
2021-01-23再保險合同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2-04人身保險有哪些特殊性
2021-01-21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字應注意什么
2020-12-10哪些原因會導致保險合同終止
2021-03-18單位不辦保險,員工辭職遭索培訓費
2021-01-21按保險合同當事人訂立保險合同的真實意思對合同條款所作的解釋的原則是什么
2020-11-22保險理賠降賠空間是怎么回事
2021-03-15教職員工校方責任險到底應該賠償給教育局還是教師家屬
2021-01-22被保險人因犯罪死亡保險人應否承擔給付責任
2020-12-06農村土地承包法有些什么內容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