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訴批捕分離弊端有哪些?
(一)人民檢察院內部失去監督。人民檢察院之所以設立偵查監督和公訴兩個職能部門,是因為這兩個部門的職能分別處于不同的訴訟階段,二者之間可以相互監督、相互制約。一方面,公訴部門通過審查起訴,可以糾正哪些依法不構成犯罪或證據不足依法不應當批準逮捕而卻被偵查監督部門批準逮捕的案件。另一方面,偵查監督部門可以監督公訴部門對其依法批準逮捕且依法應當起訴而公訴部門因徇私舞弊不起訴的那些案件。而實行“捕訴合一”后,這種有效的內部監督制約機制已蕩然無存。
(二)容易導致錯案的發生。“捕訴合一”后,由于實行“誰批捕誰起訴”的辦案原則,這樣如果一個案件在批捕階段出錯后,就會在起訴階段繼續出錯——即“一桿子錯到底”,從而導致錯案的發生。而在“捕訴分離”的情況下,批捕階段出錯的案件,可以在起訴階段加以糾正。
(三)不利于保證案件質量。承辦案件的主訴檢察官往往認為,通過審查批捕,自己已經詳細掌握了全案的事實和證據,因此在起訴階段就不再認真去審閱案卷,甚至根本就不再閱卷,就直接按照批捕階段認定的事實和證據提起公訴,這樣就會遺漏那些公安機關在批捕之后從新偵查取得的新證據以及認定的新事實,從而影響所起訴案件的質量。
(四)弱化了偵查監督職能。人民檢察院偵查監督部門除了有審查逮捕的職能外,還具有“立案監督”職能和“偵查監督”職能。實行“捕訴合一”后,要求辦案人員不僅要履行審查批捕職能和審查起訴職能,而且要履行立案監督職能和偵查監督職能。而我們辦案人員的時間、精力、能力都是有限的,在案件數量逐年呈上升趨勢的情況下,一人同時要履行好“四職”可能嗎?
從目前的司法實踐來看,實行“捕訴合一”往往導致“重批捕起訴”、“輕立案偵查監督”,這樣就會使公安機關在立案、偵查過程中存在的一些違法行為失去有效的監督。
以上就是批捕與公訴分享的相關問題以及情況,我國實際捕訴分離的原因在于由不同的司法機關對犯罪案件進行認定,進一步提升辦案過程中的法律適用正確性,避免發生認定錯誤的情況,但存在上述問題的,需要結合實際來進行解決和處理。
公訴案件和自訴案件又有哪些不同
什么情況下自訴轉公訴案件?
公訴轉自訴案件范圍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位集資房滿2年可以出售嗎
2021-02-20人格權的積極職能是什么
2020-11-17購置固定資產是否需繳納印花稅
2021-02-26贈與財產是否要交稅
2021-01-30婚前隱瞞家族有精神病史能成為離婚理由嗎
2021-02-09法院如何強制執行
2020-12-28如何確定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效力
2021-01-20交通事故同等責任怎么賠償
2021-02-02撫恤金發放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23情勢變更是否屬于合同免責原因
2021-03-17行政訴訟不配合法院執行財產會不會坐牢
2021-03-21教師被開除可否提起行政訴訟
2020-11-29對已解散的公司如何起訴
2020-12-17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怎么做分錄
2021-01-20商家銷售舊貨應否承擔質量責任
2021-01-26什么是保險公估人
2021-02-18車禍意外保險公司賠付多少錢
2020-11-25人身保險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1-10人身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1-03-10建筑工程一切險保險合同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