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除監視居住的條件都有哪些
解除監視居住的情況主要有三種。
1、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
2、犯罪嫌疑人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
3、當事人申請變更強制措施,辦案機關批準的。
二、監視居住解除的相關規定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于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律師及其他辯護人對于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 關采取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的,有權要求解除強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被采取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予以釋 放、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或者依法變更強制措施。
監視居住期限屆滿或者發現不應當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責任的,應當解除或者撤銷監視居住。
解除或者撤銷監視居住,應當由辦案人員提出意見,部門負責人審核,檢察長決定。
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犯罪嫌疑人委托的律師及其他辯護人認為監視居住超過法定期限,向人民檢察院提出解除監視 居住要求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在七日以內審查決定。經審查認為超過法定期限的,經檢察長批準后,解除監視居住;經審查未超過法定期限的,書面答復申請人。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決定監視居住的,負責執行的縣級公安機關應當在收到法律文書和有關材料,核實被監視居住人后,及時指定被監視居住人住處或者居所所在地派出所執行。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應當遵守的規定的,執行監視居住的縣級公安機關應當及時告知原決定監視居住的機關。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作出解除、變更監視居住決定的,公安機關應當根據原決定機關的決定書解除監視居住。
需要解除監視居住的,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簽發《解除監視居住決定書》。 解除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執行機關、被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犯罪嫌疑人委托的律師對于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要求公安機關解除強制措施的,公安機關應當釋放犯罪嫌疑人、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或者依法變更強制措施。
在解除了監視居住之后,也是有可能對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其他的刑事強制措施,比如刑事拘留、逮捕等等,所以監視居住被解除并不意味著之后就沒有事了,畢竟案件尚未經過法院的審理,也無法預知是否構成犯罪,應不應當被追究刑事責任。
監視居住是否可以折抵刑期?
監視居住后會不會收監?
監視居住后還會逮捕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房合同到期后有優先居住權嗎
2021-02-09被拘留15天可以保釋嗎
2021-01-22協議離婚可是男方不付孩子的撫養費怎么辦
2020-11-20不準離婚能請求損害賠償嗎
2020-12-23人身損害賠償糾紛在法院判決后如何申請強制執行
2020-11-26離婚財產保全時需要證據嗎
2020-11-23私生子繼承遺產的份額是多少
2020-12-15競業限制協議未蓋公章有效嗎
2020-12-10飛機延誤賠償在哪領
2021-03-16保險合同的分類
2020-11-16保險合同糾紛管轄權爭議上訴案
2021-01-19保險公司為何無需承擔雇主責任
2021-01-24重復保險理賠款并不會增多 超額投保得不償失
2020-12-09保險公司正式申請設立的程序是如何的
2021-01-16無房產證拆遷如何安置
2021-02-12拆遷安置房屋交房條件
2020-12-29眉山農村房屋拆遷補償
2021-02-19沈陽市和平區失農民房屋拆遷補償規定
2021-03-08上海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有哪些
2021-01-21房產證按份共有拆遷的要如何處理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