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保證人承擔一般保證責任,但在審理涉及一般保證合同糾紛訴訟中,保證人主張了先訴抗辯權時,法官還應判明其是否實際享有先訴抗辯權。所謂先訴抗辯權就是一般保證人在債權人未就債務人財產強制執行無效果前,對于債權人得拒絕清償的權利。根據我國的規定,在下列三種情況下一般保證人不享有先訴抗辯權:
(1)債務人住所變更,致使債權人要求其履行債務發生重大困難。
債務人的住所發生變更,在地點上,這種變更包括國內的遷移,也包括由國內向國外的遷移;在時間上,這種變更發生在保證合同簽訂以后,如果債務人的住所在保證合同簽訂以前就已經變更,應當認為債權人愿意承擔債務人住所變更可能引起的不利后果。債權人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發生重大困難,重大困難一詞是一個不確定的概念,需要法官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利用其自由裁量權加以判斷。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擔保法的司法解釋中將債務人下落不明,移居境外,且無財產可供執行明確為重大困難,無財產可供執行是發生重大困難的必要條件,如果債務人雖遠遷國外但其在國內有財產且容易執行,那么保證人仍享有先訴抗辯權。反之沒有財產在國內就不能享有。筆者認為這一解釋不排斥在實務中可能出現的其他重大困難情形,需要法官根據一般保證及先訴抗辯權的立法原意及具體情況作出判斷。
(2)人民法院受理債務人破產案件,中止執行程序的。
法院受理債務人破產案件,表明債務人不能清償全部到期債務已成定局,如果允許保證人行使先訴抗辯權,則對債權人明顯不公。同時根據我國規定,破產案件受理后即進入破產程序,其他民事執行程序被中止,債權人無法就債務人的財產強制執行,不具備先訴抗辯權行使的必要條件。
(3)保證人以書面形式放棄先訴抗辯權。
先訴抗辯權是保證人的一項民事權利,因此,既可以行使也可以拋棄。拋棄可以在訂立合同時載明放棄先訴抗辯權,也可以在訂立合同后明確表示放棄先訴抗辯權。對于拋棄的方式,國外一些相關法律規定明示或默示都可以,我國法律只承認保證人以書面方式拋棄。保證人一旦以書面方式放棄先訴抗辯權,即不能再行使此項權利。如果債權人請求保證人履行保證義務,保證人未拒絕而為清償義務,應視為放棄了先訴抗辯權,不能事后以抗辯權為由請求返還。
具體法條是:《擔保法》第17條第2款:一般保證得保證人在主合同糾紛未經審判或者仲裁,并就債務人財產依法強制執行仍不能履行債務前,對債權人可以拒絕承擔保證責任。
以上就是律霸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上述問題的相關知識,本網站為您提供專業的律師咨詢,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進入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部分遺囑繼承人放棄繼承 遺產該如何分配
2021-03-21土地抵押貸款流程是什么
2021-03-04別除權和共益債務誰優先
2020-11-15“探望權”與“家庭暴力”
2021-02-25公民侵犯個人隱私怎么處理
2021-03-05離婚賠償金怎么計算
2020-12-17很少盡贍養義務能分撫恤金嗎
2021-02-26淺談美容手術醫療糾紛及其防范
2020-12-11用人單位在哪些情況下可以主張勞動者支付違約金
2021-03-10勞動調解后用人單位拒不履行怎么辦
2021-03-02北京市勞動局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研討會會議紀要
2021-01-03產品責任糾紛應怎樣歸責
2020-12-11第一受益人參加訴訟的法律有什么作用
2020-12-20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有多久
2021-02-13辦照期間肇事,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08什么人可以不繳納失業保險費
2020-12-11保險保全業務流程是什么
2021-03-01交通事故發生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0-11-26保險對方車主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3-11變更受益人未書面通知保險人不影響其效力嗎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