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院逮捕后怎樣的結果
1、檢察機關認為不構成犯罪、或者證據不足需要補充偵查的,檢察機關作出不批準逮捕的決定,并退回公安機關。
2、檢察機關認為構成犯罪的,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作出批準逮捕的決定。
檢察機關退回公安機關后,公安機關如認為還需要補充偵查的,可以繼續偵查。如認為不構成犯罪的,需要作撤案處理。
【相關法規】
《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五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檢察院仍應當對羈押的必要性進行審查。對不需要繼續羈押的,應當建議予以釋放或者變更強制措施。有關機關應當在十日以內將處理情況通知人民檢察院。
第九十六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如果發現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強制措施不當的,應當及時撤銷或者變更。公安機關釋放被逮捕的人或者變更逮捕措施的,應當通知原批準的人民檢察院。
第一百五十六條對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偵查羈押期限不得超過二個月。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可以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準延長一個月。
逮捕的三大條件
1、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這是逮捕的證據條件、事實條件和前提條件。根據有關司法解釋,這一條件包含下列含義:一是有證據證明發生了犯罪事實。這就要求查明發生的事實必須是構成犯罪的事實,而不能是其他事實,同時犯罪事實的存在已有一定證據加以證明;二是有證據證明犯罪事實是犯罪嫌疑人實施的;三是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行為的證據已有查證屬實。如果一個犯罪嫌疑人有數個犯罪行為,只要有證據證明其中一個就符合“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這一條件的要求。
2、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這是逮捕的量刑條件、罪責條件或稱之為法律條件。逮捕作為最嚴厲的強制措施,應當是適用于性質嚴重的犯罪分子,因此法律上規定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才適用逮捕,而對于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獨立適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適用逮捕。
3、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其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這是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危險性方面考慮的。這就是說,如果僅具備以上二個條件,尚不能逮捕,還要看是否有逮捕必要。這一條件一般主要從以下二方面來審查:一是案件性質是否嚴重、是否惡劣;二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自身情況、主觀惡性的大小。如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已經足以防止社會危險性的,就不應逮捕,而應采用較輕的強制措施。
被檢察院進行逮捕不一定就是犯罪的行為,那么人民法院會按照法律程序進行立案、偵察。如果發現嫌疑人并沒有違法行為,或者是證據不足,那么需要進行立即釋放,并出具釋放證明書,如果有違法行為,到人民法院進行起訴判刑處理。
刑事拘留后轉逮捕是不是就該判刑了?
批準逮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逮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護性約束是否屬于強制措施
2021-01-04發表權能單獨使用嗎
2021-01-06安徽省2013年交通事故十級傷殘賠償標準
2021-03-02協議離婚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17訴訟費是否也要承擔連帶責任
2020-11-13挪用公款 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27欺詐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以撤銷嗎
2021-03-25陰陽合同怎么補交稅
2021-02-21產品供貨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0-11-08半路夫妻領證后有繼承權嗎
2020-12-21學生在學校發生碰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8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條件和流程是什么
2021-01-05房地產開發項目開發流程
2020-12-19單位集資房屬于什么類型的房子
2021-02-08入職合同簽訂需要注意的事項包括哪些
2021-03-15公司對女員工做人流有假嗎
2020-11-22實習期上高速被處罰一次后后面再抓住怎么辦
2020-11-20保險公司辦理索賠手續的程序具體是怎樣的
2021-03-12企業參加的財產保險包括什么
2020-12-06保險合同的中止與終止有什么區別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