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1日,劉某向張某借款五萬元,雙方簽訂借款合同,約定借款期限一年,王某提供保證。合同到期后,劉某沒有還借款。2010年1月1日,張某要求王某償還借款。王某無力償還,但書面同意繼續提供保證。2010年3月1日,劉某向法院起訴,請求王某承擔保證責任償還借款。
王某辯稱,張某的債權已超過訴訟時效,保證人的保證責任因超過保證期間而免除。
【分歧】
觀點一,保證人應該承擔保證責任。理由:王某在免除保證責任后又作出了新的保證,該保證意思表達真實且合法,應認定雙方成立新的保證合同。對王某提出主債務已超過訴訟時效的抗辯不予支持。根據《擔保法解釋》第三十五條規定,保證人對已經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的債務承擔保證責任或者提供保證的,又以超過訴訟時效為由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因此,王某應按照新的保證合同承擔責任。
觀點二,保證人可不承擔保證責任,王某可以根據《擔保法》第二十條規定行使保證人的權利,以主債務已超過訴訟時效為由進行抗辯。
筆者同意第二種觀點。
【管析】
筆者認為,本案不能適用《擔保法解釋》第三十五條規定。該解釋這樣規定,是基于放棄訴訟時效抗辯理論。根據該理論,債權在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后,債務人即因此產生一個對債權人的抗辯權,但如果債務人放棄該抗辯權的,法律不予干涉,此時已超過訴訟時效的債權因債務人放棄抗辯權而得以行使。《擔保法解釋》第三十五條的性質屬于債務人(即保證人)履行債務或以書面承諾履行債務,視為債務人(保證人)放棄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產生的抗辯權。此后債務人(保證人)再行提出抗辯的,人民法院將不予支持。在本案中,王某是在主債務訴訟時效期間內作出的新保證,不符合《擔保法解釋》第三十五條規定的前提條件,即“保證人對已經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的債務承擔保證責任或者提供保證的”,故不能認定其放棄了主債務人的訴訟時效抗辯權。
本案保證人王某應按新保證合同履行保證義務沒有異議,但債權人向保證人主張權利并不能引起主債務訟訴時效的中斷。由于債權人怠于行使權利使得債務人獲得訴訟時效抗辯權。根據擔保法第二十條規定,一般保證和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人享有債務人的抗辯權。本案中王某是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人,依該規定同樣享有主債務人的抗辯權。
綜上所述,在保證合同成立后,主債務因時效屆滿成為自然債務的,保證合同未超過訴訟時效時,保證人可以行使債務人對債權人的抗辯。因此,本案中對王某的抗辯理由應予支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追究工傷事故怎么處理
2021-01-20向公安機關報案不予立案,可以就此事提起行政訴訟嗎
2020-12-19拆遷糾紛屬于行政訴訟嗎
2020-12-24事實婚姻所生孩子是否違法
2021-02-17個人之間借款怎樣辦理房產抵押
2021-01-16代寫遺囑有什么規定
2021-02-25給別人擔保銀行凍結賬戶怎么辦
2021-02-02試用期不給轉正可以申請賠償嗎
2021-02-16未還清貸款的房子,離婚時如何分割
2020-11-26女方以打胎要挾男方結婚是無效婚姻嗎
2021-01-12無效擔保合同如何賠償呢
2021-02-07輕資產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23團體意外險條款內容有哪些
2020-11-23海洋貨物運輸保險
2021-03-15投保人因不明白保險合同簽錯了怎么辦
2020-11-26撞死人車有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1-02-03保險公司不承擔或者免除承擔責任的情況
2020-12-25為什么保險合同會中止
2020-11-25財產保險有哪些作用
2020-11-13車險理賠的常見問題律師解析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