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用法律的手段制裁網絡暴力
網絡用戶的侵權行為需要負民事法律責任。目前,我國規定網絡謠言被轉發500次或者閱覽5000次,竊取他人個人信息、出售或非法提供他人個人信息的行為便觸犯了法律。
除了目前刑法規制的侵害公民個人信息行為外,犯罪分子通過非法采集、偽造、使用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與刑法已規制的侵害公民個人信息行為,具有同等的社會危害性,根據刑法保護法益的原則,這些行為應同樣納入刑法規制范疇,所以我國刑法要根據網絡暴力發展實際適當擴大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覆蓋范疇。
“網絡暴力”現象的應對措施
第一,各級政府應具有明確的輿論導向意識,發揮宏觀調控作用,努力構建公共信息平臺,規范信息發布的渠道,并建立完善的網絡言論的應急疏導機制,對有可能形成網絡暴力事件的言論進行有效地控制和引導,從而最大限度地避免網絡暴力事件的發生。
第二,加快網絡立法建設的步伐,以法律手段來約束和制裁網絡暴力行為。
一個健康有序的網絡環境是需要相對成熟的法律法規做制度保障的,但我國目前的有關互聯網的法律法規明顯還不夠完善。因此,應針對現階段網絡傳播的特點,盡快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嚴格界定言論自由與侵犯他人隱私權等犯罪行為的區別,并用明確的法律條文來約束和制裁惡性的網絡暴力事件,這樣網民的行為才能有法可依,也才能真正保障網民的言論自由。
第三,規范網站行為,倡導行業自律,使其自覺承擔起網絡信息“把關人”的角色。
一些網站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往往無視自己應承擔的社會責任,為網絡暴力事件的發生提供了平臺。因此,需要規范網站行為,提高企業的道德標準,并大力倡導行業自律,使網絡企業形成積極健康的良好風氣。
實際上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現在我國法律規定,對于網絡暴力的制裁往往存在著許多的問題,?但是不管怎么樣,國家正在完善相關方面的法律,當事人如果遇到了比較嚴重的網絡暴力,可以選擇聯系律師幫忙處理,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判決有異議多久時間內申訴
2021-03-19相鄰權需要哪些證據
2020-11-29被看守所拘留能探視嗎
2020-11-11拆借資金借據
2021-01-02情侶同居算非法同居嗎
2021-02-13勞動工傷基本賠償項目是什么
2020-12-20受賄刑事申訴狀模板
2021-01-28顧客在超市受傷誰賠償,顧客在超市受傷的相關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3被告如何申請房屋保全
2021-01-21房產典當
2021-03-14企業法定代表人是否有勞動關系
2021-02-03建筑用工是否允許勞務派遣
2021-01-05用人單位提前辦理離職手續是違法解雇嗎
2020-12-31國際貨物運輸保險理賠指南
2020-11-24小學生被踢后身亡保險是否賠付
2020-11-13保險公司追訴時效是怎樣的
2020-12-01交通事故有人傷交警協商處理保險公司人需要到場嗎
2021-03-26老人還能買保險嗎,該回避什么險種,適合什么險種及有什么投保竅門
2020-11-17土地承包經營權包含什么
2020-12-17土地轉讓合同范本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