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的文明進步就導致現在去判定一個國家的發展程度,是不只包括在經濟、軍事方面的,健全的法律制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之一。我國實行法律援助其實本意就是要在司法建設的這一方面能夠更加符合現代化跟實際性的需求,確保有些民眾不再因為打官司難而權益遭受的損失。那么,在我國什么人能申請法律援助?
一、在我國什么人能申請法律援助?
(一)具備以下條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可申請法律援助:
1、有充分理由證明為保障自己合法權益需要幫助;
2、確因經濟困難,無能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公民經濟困難標準由各地參照當地政府部門的規定執行)。
(二)盲、聾、啞和未成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沒有委托辯護律師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
其他殘疾人、老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因經濟困難沒有能力聘請辯護律師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可能被判處死刑的刑事被告人沒有委托辯護律師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
(三)刑事案件中外國籍被告人沒有委托辯護人,人民法院指定律師辯護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四)經審查批準的法律援助申請人或符合條件、接受人民法院指定的刑事被告人、嫌疑人為受援人。
在法律援助過程中,受援人可以了解為其提供法律援助活動的進展情況;
受援人有事實證明法律援助承辦人員未適當履行職責的,可以要求更換承辦人。
(五)受援人因所需援助案件或事項的解決而獲得較大利益時,應當向法律援助機構支付服務費用。
二、法律援助的申請方法
可以到區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申請。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1、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詢問后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2、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
3、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
4、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其他原因沒有委托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
5、條件同上
就可以看出申請法律援助的這些人群都是非常特殊的,最關鍵的就是當事人真的是因為經濟特別的困難,根本就沒有能力去支付聘請律師的時候所產生的費用,還有就是一些外國人在我國涉嫌參與刑事犯罪,聾啞人等這些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需求法律援助的途徑有哪些
法律援助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如何申請法律援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賠償如何算住院伙食補助費的
2021-02-28第三方支付平臺有哪些法律關聯
2020-12-07擔保公司和反擔保人指什么
2021-03-06交通事故傷殘鑒定什么時候完成
2021-03-06自愿中止探望權可以嗎
2021-02-16交通事故起訴材料
2020-11-10預售合同是否可以撤銷
2021-02-20行人闖紅燈被撞怎么辦
2021-02-10保姆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25非法侵入住宅罪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02勞動關系轉移協議
2021-01-09疫情期間公司放假有工資嗎
2021-01-31壽險索賠指南
2021-03-07精神病人縱火保險公司需要賠付嗎
2021-03-04保險人在賠償后的權利有哪些
2020-12-04重復保險三大賠償計算方式
2020-12-11機動車出險如何合理獲得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7財產保險合同主要履行哪些原則
2020-11-08保險合同暫時中止會失效嗎
2021-03-04如何辦理保險索賠程序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