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現行法的規定,考慮到當事人不能在法庭上自如地為自己辯護,在司法審判中各方當事人都需要由辯護律師,即使是罪大惡極的人也不例外。考慮到部分當事人沒有能力支付律師費,在開庭前是可以申請法律援助的,那么法律援助可以援助幾次?
一、法律援助可以援助幾次
一個人申請法律援助的次數,是沒有限制的。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援助的律師,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人給予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特殊案件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是盲、聾、啞或者未成年人沒有委托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
二、可以申請法律援助的事項包括:
1、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1)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2)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3)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4)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5)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6)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前款規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 公民可以就以上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事項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咨詢
2、 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1)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后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2)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
(3)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
3、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托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
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須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
對于特定主體來說,可以申請法律援助的次數是沒有限制的,這也就回答了“法律援助可以援助幾次”這個問題。由以上信息我們可以看出,不僅沒有經濟能力的方式人可以申請法律援助,對于勝訴機率不高的現象也是可以申請得到法律援助的。
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規定
什么人能申請法律援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賠償期限
2021-01-09衛生局下行政處罰要多久
2020-12-18特殊工種提前退休的前提是什么
2020-11-11自離公司不開離職證明怎么辦
2021-01-07公司沒注銷對法人影響嗎
2021-02-11夫妻可以為對方做擔保人嗎
2020-12-08發生交通事故后如何進行傷殘鑒定
2020-12-25車輛劃痕險怎么理賠
2020-11-24累犯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02離婚孩子探視權行使時間是多久
2020-12-18家庭暴力是怎樣構成的,及救助措施有哪些
2021-02-11合同內容前后矛盾如何處理
2021-03-05對方未履行合同如何處理
2021-03-02集資房是什么意思
2020-12-13怎樣才能守法跳槽
2020-11-26煙臺市企業職工勞動關系轉移
2021-02-02勞務派遣能否約定競業限制
2021-02-02實習協議重要嗎,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7實習期協議書范本
2021-01-05“消費養老”真能夠對老年人進行養老嗎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