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檢察院取保候審判緩刑幾率大不大
取保候審是指在刑事訴訟期間,公檢法機關對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采取的強制措施;而緩刑是指對觸犯刑律,經法定程序確認已構成犯罪、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人,先行宣告定罪,暫不執行所判處的刑罰,由特定的考察機構在一定的考驗期限內對罪犯進行考察,并根據罪犯在考驗期間內的表現,依法決定是否適用具體刑罰的一種制度。因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后符合法定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但最終判決結果,由人民法院審理確定。
取保候審與判決結果沒有直接關系。從司法實踐來看,只有罪輕的可以辦理取保候審,爭取緩刑的機會就大一點,但不是必然,幾率多少是不好說的。
二、取保候審的條件有哪些
取保候審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公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責令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保證隨傳隨到的強制措施。關于取保候審的適用條件,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一條明確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六十四條:對累犯、犯罪集團的主犯,以自傷、自殘辦法逃避偵查的犯罪嫌疑人,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暴力犯罪,以及其他嚴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審。
三、緩刑的條件是什么
緩刑的適用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1、緩刑適用的對象必須是被判處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被判處超過3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由于他們的罪行較重,社會危害性較大,不適宜放在社會上執行,所以不能適用緩刑。
2、適用緩刑的犯罪分子必須是犯罪情節比較輕微,悔罪表現比較好,放在社會上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
3、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對于累犯不能適用緩刑。這是因為累犯屢教不改,主觀惡性深,人身危險性大。
取保候審是一種刑事強制措施,而緩刑則屬于刑事處罰中的一種特殊制度,二者適用的條件、階段、意義都是不一樣的。只不過是在適用條件上面多少存在一些重疊的部分。至于之前獲得了取保,而之后判刑處罰的時候適用緩刑的概率,這個是沒有辦法準確確定的,只能說沒有什么意外情況的話,適用緩刑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
審查起訴階段取保候審申請書
取保候審期間算不算刑期?
解除取保候審是不是沒事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衛生許可證怎么處罰
2020-12-02介紹對象代收禮金拒退行為是否構成犯罪
2020-12-17涉外結婚證公證必須雙方嗎
2020-11-13審議中的民法典跟原來的婚姻法比,修改了哪些
2021-03-17抵押登記到期了還有效嗎
2020-11-20夫妻房屋贈與有效嗎
2021-03-12家庭暴力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1-03-14贍養糾紛的管轄法院
2020-12-02速裁程序是一審終審嗎
2020-12-21擔保期過了法院還受理嗎
2021-02-17離婚財產保全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1-03-21出資人可以要回房子嗎
2021-03-18房產中介能能否索要中介費
2020-12-29人身意外傷害險有什么獨特的特點
2020-12-11意外傷害險的賠與不賠
2020-11-30人身保險理賠款如何入賬
2021-01-26按揭車保險怎么買
2021-01-18保險索償手續如何辦理
2020-11-23機動車被洪水沖走了可以找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22本案的保險理賠金是否適用損益相抵原則?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