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申請取保候審
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和律師申請取保候審應當采用書面形式。
有權決定的機關應當在收到書面申請后7日以內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復。對符合取保候審條件并且提出了保證人或者能夠交納保證金的,公安、司法機關應當同意并依法辦理取保候審手續;對不符合取保候審法定條件的,不同意取保候審不同意取保候審的應當告知申請人并說明不同意的理由。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12個月。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申請取保候審的權利。而且獲得取保候審,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為自己洗脫犯罪嫌疑有重大幫助。不過司法實踐中,很多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在準備申請材料時,不清楚司法機關的審查重點,在申請書中一味的強調犯罪嫌疑人無罪的可能性,最后導致申請不能獲得司法機關的批準。申請取保候審時,可以向專業刑事辯護律師咨詢如何準備申請材料,以提高申請的成功率。
二、哪些人能夠申請取保候審
對于取保候審的申請主體即申請取保候審的主體資格問題,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二條明文規定: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申請取保候審。這是一項授權性規定,也是一項排他性規定,這一規定即將申請取保候審的主體資格授予給了已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本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法定代理人”就是指依法代理被代理人從事某種行為的人。根據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養父母、監護人和負有保護責任的機關、團體的代表:“近親屬”則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那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律師或者其他辯護人是否有權申請取保候審呢?這在司法實踐中的做法并不一致。有的地方允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律師和其他辯護人為其申請取保候審,有的地方卻不允許。對此,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釋”第六十八條明文規定:“被羈押的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和律師有權申請取保候審。”這一規定即賦予被羈押的被告人的律師為其申請取保候審的權力。
因為我國對適用取保候審有條件要求,所以并不是提出了取保候審申請最后就一定可以獲得批準。司法機關在收到申請之后,往往需要在7日之內作出相應的答復,就包括同意取保候審的答復和不同意的答復。而在不同意的情況下,也要求告知申請人,同時還要說明不同意取保的具體理由。
取保候審時間最長是多久?
取保候審期間逃跑后投案的能認定為自首嗎?
累犯取保候審可以嗎,取保候審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新的申請土地確權的步驟是什么
2021-01-20法律中規定的拘役最高刑期是多久
2021-02-15股權如何轉讓
2020-12-11死緩一審中院管轄嗎
2021-03-24祥云縣離婚撫養費標準
2020-12-03代位繼承要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17工傷經復查鑒定傷殘等級提高的哪些待遇應作調整
2021-02-24在公司受傷了公司應該賠償什么
2020-12-21沒鑒勞務合同什么時候可辭工
2020-12-1260歲員工為什么要簽勞務合同
2021-01-04公對私簽勞務分包合同是否合法
2021-02-11保證續保條款是什么
2021-02-09一般附加險有哪些險別
2021-03-05保險合同必須要有保險經紀嗎
2021-03-06批單不屬于格式條款
2021-01-11保險公司夸大保險保障范圍如何處理
2021-03-01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履行哪些義務
2021-03-24巨額保險賠償金遇繼承權爭議
2020-11-21出門旅游如何選擇買保險?
2020-12-29房屋拆遷中,評估報告有期限嗎,多長時間有效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