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勝,北京律師,13520840484)
一、基本案情
2003年4月,北京某果品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公司)在北京市某區A村番茄園(下稱番茄園)建設若干大棚,棚內種植番茄。為了防治蚜蟲,**公司派工作人員朱某采購農藥。朱某來到李某經營的店鋪后,李某介紹其購買內蒙古某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下稱科技公司)生產的30%蟲螨凈煙劑30盒,價款240元;包裝盒上名稱標示齊全,記載植物開花期內禁用。李某出具了票據,記載番茄園為購貨人。**公司使用該藥物時發現,蟲螨凈煙劑盒內混有30%棚蟲克煙劑,包裝盒上各項標示與蟲螨凈煙劑完全相同。由于**公司的番茄已經處于幼年時期,在使用李某的農藥后,番茄大面積落果。之后,**公司向農管站投訴,農管站查明:30%的棚蟲克系農業部臨時登記產品,實為敵敵畏煙劑,蟲螨凈未經任何登記。據此,對李某處以2000元罰款。同年,農業部鑒定機構出具證明,棚蟲科煙劑系科技公司生產;該產品在幼果期使用會造成落果。2004年5月,**公司將科技公司、李某告上法庭,要求賠償損失并退還貨款。李某聲稱**公司不是購貨人,不能作為適格原告。法院審理后判決:(1)科技公司、李某共同賠償**公司經濟損失15萬元;(2)李某退還貨款240元。李某不服,提起上訴,二審法院依法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律師說法
1、生產者、銷售者對消費者的欺詐。欺詐是指一方故意隱瞞事實真相或編造虛假事實誘使對方做出不真實的意思表示,給對方帶來一定損失的行為。產品銷售過程中,生產者、消費者一般會采取系列欺詐手段:編造、冒用各種編號、證號;包裝與內容不符;虛假廣告;稀釋產品等。本案中,科技公司混裝產品、冒用標號及使用臨時登記產品編號等行為構成了欺詐。
2、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銷售過程中的告知義務。告知義務作為產品銷售合同關系的附隨義務,體現了誠實信用原則在合同履行過程中的作用,要求生產者、銷售者告知該產品的相關事項。產品銷售中告知義務主要包括告知使用方式、產品瑕疵、產品基本信息、安全禁忌、給付不能的原因等。本案中,李某沒有告知煙劑可能導致落果這一禁忌;科技公司也沒有在煙劑包裝上明確說明。
3、產品質量原因造成損害的賠償責任。產品生產者與銷售者共同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賠償消費者之后,各自分擔責任。受害人即可以直接要求生產者賠償,也可以直接要求銷售者賠償。該等賠償的限額以給消費者帶來的實際損失為限,而不論產品本身的價值與價格大小。本案中,**公司番茄大面積落果的損失是科技公司與李某必須賠償的。
4、產品包裝、標示的要求。法律規定,產品標示必須符合下列要求: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中文名稱、廠名、廠址;規格、等級、成分、含量等資料;有效期;安全警示。特殊產品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出特殊處理,如易燃易爆產品的包裝需要防止爆炸危害等。
5、農藥產品生產、銷售的審批要求。農藥產品的生產廠商必須具備相應資質,銷售者必須能夠清晰的向消費者介紹產品性能。農藥登記必須經過田間試驗階段、臨時登記階段和正式登記階段,臨時登記階段只能在規定范圍內試銷。農藥產品的包裝必須貼有標簽、說明書、名稱、批號、農藥登記證號、生產許可證號、成分、含量、重量、毒性、用途、使用技術與方式、生產日期與有效期、注意事項等。
三、法律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27條:產品標識規定,略。
2、《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8條第1款: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
3、《中華人民共和國農藥管理條例》第7條:田間試驗、臨時登記、正式登記。略。
4、《中華人民共和國農藥管理條例》第19條第1款:農藥經營單位購進農藥,應當將農藥產品與產品標簽或者說明書、產品質量合格證核對無誤,并進行質量檢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注冊資金虛繳能否辦理股權質押
2020-11-14醫療事故中的醫生辭職了還有責任嗎
2020-12-25怎么舉報足浴店不合法
2021-03-16資產的變現能力叫做什么
2021-01-07打工不簽合同會產生哪些風險
2020-12-05財產保全錯了可要求賠償嗎
2021-01-26男方提離婚要求退還彩禮,女方退嗎
2021-01-27如何爭取小孩撫養權
2021-01-22執行死刑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25最高法立案必須要身份證號碼嗎
2021-01-09傷殘鑒定程序怎么辦理?
2020-12-17拆遷賠償房產能否抵押貸款
2020-12-28反擔保合同必須三方簽字嗎
2021-03-12由家屬代簽解除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3-25違反保密協議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09勞務外包協議書
2020-12-20勞務外包的意義
2021-03-22勞動糾紛仲裁的手續有哪些
2021-01-13意外事故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負責賠償
2020-11-10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有什么規定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