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春節期間,因為沒有征求父母的同意,獨自拿著壓歲錢買了200元的玩具,父親得知后,讓剛剛7歲的孩子帶著來到買玩具的商店,向店主說,孩子不懂事,買玩具沒經過大人同意,所以請求退伙。但店主認為,小孩買玩具前,自己問過小孩,小孩說是父母同意了的,何況玩具已經拆了包裝,用過了,不好再出售。小孩父親一氣之下,砸了商店,扯壞店主的衣服。這起糾紛,究竟誰之過呢?
律師說法:10歲以下孩子買東西商家應盡到提醒義務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10周歲以下的小孩屬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所謂“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指10周歲以下的小孩不能實施任何民事行為,他們的行為應由監護人代為實施,所以他們的購買行為是無效的。
對此,孩子在獨自購買玩具后,家長可要求商家退貨,但是玩具因為用過了,有磨損,家長在退貨過程中因對商家給予一定的補償。
此外,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只能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應的民事活動。購買小額的文具、吃的、玩的都可以,但是購買與其年齡不符的物品時,交易也是無效的。
春節期間,孩子們得到許多壓歲錢,于是自然而然地想去買東西。為了不發生糾紛,商家應盡到提醒義務,最好不要賣給小孩,而家長應注意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及時溝通。
相關法律知識:
《民法通則》第十一條十八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第十二條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第十三條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第十四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
律霸網小編推薦您閱讀:
更多民事行為能力相關知識
更多民法通則相關知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鄰里房屋糾紛可以申請延期嗎
2021-01-09轉讓質押股權由誰來擔責
2020-12-19勞動監察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19影樓拍照不給底片是否違法
2021-03-11婚后獨自買房如何才能算自己的個人財產
2020-12-19行政處罰多久可以取
2020-12-18合同債務常見有哪些風險些
2020-12-22什么是保險公估人
2021-02-18定期壽險該怎樣理解
2021-03-02什么是產品責任險
2021-01-03建筑工程保險的性質及其特點有哪些
2021-01-16如何理解保險合同解除的溯及力
2020-11-23再保險合同之法理構造是怎樣的
2021-01-09萬能險是否可以購買
2020-12-12投保人的權利與義務是什么
2020-12-26車輛修理費過高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1-02-01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四條
2021-02-19停產停業損失是給誰的
2021-02-28房屋拆遷補償款應否執行回轉
2020-11-22國有土地使用權拆遷后怎么處理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