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前不久,張女士將剛剛在北京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購買的9套“銀元大系”送交相關部門進行檢測,檢測結果顯示:送檢制品表面鍍銀,內部基體成分為銅和鋅。即張女士所購買的注明含銀量為99%的銀幣只是鍍銀制品。就此張女士認為,商家將鍍銀制品當做純銀制品出售給自己的行為屬于欺詐,遂一紙訴狀將該公司告上了法庭。
法官在查明事實后認為,張女士在被告處購買產品,支付了貨款,被告交付了產品并出具了訂金收據及專用發票,雙方之間的買賣合同關系成立。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應當受到法律保護。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向銷售者索賠。
被告在給張女士出具的訂金收據和發票上均注明含銀99%,但后來經檢測機構的檢測,證明該產品為鍍銀制品。鑒于產品成分與訂金收據、發票上的記載嚴重不符,商家的行為已經構成欺詐。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有欺詐行為的,應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費用的一倍。最終,法院判決被告退還張女士5.4萬元貨款,并賠償張女士5.4萬元。張女士支付的檢測費用200元由被告承擔。
法官說法:
審案法官指出,《消法》中有關經營者欺詐行為產生的雙倍賠償屬于懲罰性賠償,在司法實踐中雙倍賠償的積極作用已經顯現,但是這種賠償在適用中也存在問題,一是雙倍賠償的要求需要消費者主動提出,如果消費者不主動提出則視為放棄雙倍賠償的權利;二是消費者在交易中往往處于弱勢,與經營者相比在實力上有很大的懸殊,維權之路相當艱難。
關于工藝品、收藏品能否適用《消法》中雙倍賠償的問題在理論界和實務中一直存在著爭議。有觀點認為,《消法》中的“消費”應界定為生活消費。消費者對于工藝品和收藏品的購買行為其實質是一種投資行為,不屬于生活消費。因此,不應適用《消法》第49條有關雙倍賠償的規定。
本案中,因雙方均知曉原告張女士購買該商品的目的是送禮,被告公司亦未提供證據證明張女士的購買行為系投資行為,故法院認定適用《消法》的規定。
最后,審案法官還說,就整個消費者群體而言,與經營者相比,通常欠缺交易經驗、交易信息和交易能力,如果在界定消費行為時做出縮小解釋,無疑會使消費者陷入更加不利的地位,這樣顯然與《消法》的立法初衷相背離。(律霸網——《勞動午報》)
相關法律知識: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二條經營者應當保證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情況下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應當具有的質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但消費者在購買該商品或者接受該服務前已經知道其存在瑕疵的除外。
經營者以廣告、產品說明、實物樣品或者其他方式表明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狀況的,應當保證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實際質量與表明的質量狀況相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生誤開癲癇藥,賠償責任如何確定
2020-11-21哪些人可以作為拆遷安置的對象
2021-03-24一地多證,誰能獲得使用權
2020-12-04強制拆遷是否能申請國家賠償
2021-03-25詐騙立案了可以銷案嗎
2021-02-27打人致人輕微傷要賠多少錢,一般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25公司監事可以查看賬目嗎
2021-02-09沒有約定還款期限的債務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3-21遭遇家暴認定困難,家暴維權有舉措有哪些
2020-11-28交通事故監護人有權簽署諒解書嗎
2020-12-17婚姻背叛的法律規定
2020-11-23冷暴力算校園欺凌嗎
2020-11-13合同債務常見有哪些風險些
2020-12-22離職公司押放工資算違法嗎
2020-11-27債權被保全后是否可以轉讓
2021-03-25兒童游泳館溺水責任在誰
2021-01-17公司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0-12-29家庭財產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3航空運輸貨物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1-01-08應該怎樣投保不計免賠特約保險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