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在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后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
在法庭審判過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影響審判進行的,可以延期審理:
(一)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重新鑒定或者勘驗的;
(二)檢察人員發現提起公訴的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建議的;
(三)由于當事人申請回避而不能進行審判的。 依照第二項的規定延期審理的案件,人民檢察院應當在一個月以內補充偵查完畢。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其它情況,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準或者決定,審理期限以再延長一個月。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內審結。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發現不宜適用簡易程序的,應當普通程序重新審理。
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五日,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
第二審人民法院受理上訴、抗訴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審結,至遲不得超過一個半月。有延期審理情形之一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準或者是決定,可以再延長一個月,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上訴、抗訴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決定。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但是不能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人民法院受理申訴后,應當在三個月內作出決定,至遲不得超過六個月。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在作出提審、再審決定之日起三個月以內審結,需要延長期限的,不得超過六個月。
對需要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的,應當自接受抗訴之日起一個月以內作出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催繳房租不交怎么辦
2020-12-06醫院漏診如何賠償
2021-01-28夫妻離婚隱藏的財產怎樣取證
2021-01-06知識產權入股公司解散可抵債嗎
2021-02-11執行異議之訴應向哪個法院起訴
2021-01-16審判監督程序與再審的區別
2021-03-12協議離婚的手續是什么
2021-02-17放棄繼承權聲明書要公證嗎
2021-03-19私生子繼承遺產的份額是多少
2020-12-15強制執行中止后時效
2021-03-02民間借貸的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2021-01-02關于勞務糾紛中侵權損害賠償的規定
2021-02-21暫住證過期了重新辦都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29勞務派遣轉勞務外包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06交通意外險理賠會賠多少
2020-11-16老年人投保如何理賠,壽險公司拒賠的情形有幾種
2021-03-16意外傷害保險的責任期限是什么意思,時間是多久
2020-11-13什么叫提存保險金
2020-11-30責任保險合同中仲裁條款效力
2020-12-23保險公司車險理賠程序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