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有的案件一律公開宣判嗎?
不是的,公開宣判一般在審判法庭內以開庭的形式進行。社會影響較大、社會關注度較高的案件,應當在審判法庭內以公開的形式進行宣判。具備遠程視頻條件的,可以利用遠程視頻系統進行宣判。對于宣判的程序,定期宣判的,應當在公開宣判三日前依法通知當事人、其他訴訟參與人和公訴人(檢察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百三十條人民法院審理案件,除法律規定的特別情況外,一律公開進行。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
民事訴訟法第148條第1款:人民法院對公開審理或者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一律公開宣告判決。
刑事訴訟法第202條第1款: 宣告判決,一律公開進行。
行政訴訟法第80條第1款:人民法院對公開審理和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一律公開宣告判決。
二、哪些案件可以不公開審判?
1.審判公開的例外:
(1)涉及國家秘密;
(2)涉及個人隱私;
(3)未成年人犯罪,其中14周歲以上不滿16周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不公開審理(司法解釋規定是指開庭時的年齡);
(4)涉及商業秘密。(司法解釋規定必須由當事人提出申請。)
2.在公開審理案件時,對于公訴人、訴訟參與人提出涉及國家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證據時,審判長應當制止。如確與本案有關的,應當決定案件轉為不公開審理。
3.依法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任何公民包括與審理該案無關的法院工作人員和被告人的近親屬都不得旁聽。審理未成年被告人的案件,適用相關規定。
4.依法不公開審理的案件,宣告判決也必須公開。
三、被告人認罪會影響量刑嗎?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關于適用普通程序審理“被告人認罪案件”的若干意見(試行)》第9條規定“人民法院對自愿認罪的被告人,酌情予以從輕處罰”。
犯罪分子一貫表現會影響量刑嗎
犯罪分子的一貫表現是反映犯罪人的人身危險性的情節,對量刑有一定影響。如果犯罪分子一貫遵紀守法,表現較好,偶爾失足犯罪,可以酌情從寬處罰。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4)項規定“偷拿自己家的財物或者近親屬的財物,一般可不按犯罪處理,對確有追究刑事責任必要的,處罰時也應與社會上作案的有所區別”。對發生在近親屬之間的傷害等其他犯罪,一般也可以根據被害人的態度對被告人酌情從輕處罰。
人民法院在申的案件的當事人中涉及未成年的,人民法院是需要注意保護其的隱私的,關于其的基本資料是不得泄露的,因為未成年人還處于世界觀和人身觀的建立階段,如果是未成年確實犯罪的,除某些特殊的罪名之外,其是不承擔刑事責任的。
涉及國家秘密的案件公開宣判嗎
不公開宣判的情況有哪些?
刑事案件公開宣判的依據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冷暴力指的是什么意思
2021-02-22租房合同糾紛最快多長時間能執行
2020-11-08留置權與抵押權有什么不同之處
2020-12-16遺產繼承到法院起訴怎么辦
2020-12-28交通事故簡易程序
2020-12-05交通事故糾紛
2021-01-11民事案調解不成怎么辦
2020-11-08機動車與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2021-01-26非法侵入住宅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12-23實習期公司有權利處罰員工嗎
2020-12-28交通事故意外險的適用對象是什么
2021-03-10購買兒童意外傷害賠償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1-16投保財產險怎么收費
2021-02-27海上保險合同解除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6不經被保險人同意能解除保險合同嗎
2020-11-29投保貨物受損后,被保險人應如何辦理索賠手續
2020-11-20保險合同的解除方式有哪些嗎
2021-03-04交警調解后怎么和保險索賠
2021-01-02法律上分紅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2-16受益人的指定和變更是怎樣的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