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訴訟誰能申請回避的人是誰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在遇到法律規定的四種情形時,應當自己向所在機關提出回避的申請。如果明知自己應當回避而不自行回避或者不知道、不認為自己具有應當回避的情形,因而沒有自行回避的,被害人、自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被告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二、《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回避的條件是:
(1)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近親屬的。
(2)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主 要是指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或者他們的近親屬與本案處理結果存在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因而也可能影響案件客觀公正地審理..所以他們應當回避,不再 參與案件的處理。
(3)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由于他們在案件中曾有過這樣的身份,執行過或履行過一定的任務或義務,因而可能 對整個案件或案件的某個事實已形成自己的看法。如果他們再以辦案人員的身份處理該案件,就有可能會影響案件事實的正確認定和公正處理,因而也應當回避。
(4)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會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所謂其他關系,是指近親屬關系和利害關系以外的某種關系,諸如交往密切的上下級關系、同學關 系、朋友關系等等。另外,按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因此,曾是原合議庭成員的,在 案件重新審理時,也應自行回避。
(5)接受當事人及其委托人的請客送禮,或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及其委托人的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和偵查人員也必須回避。如有 上述情形,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在刑事訴訟的各個階段都可提出申請回避。如遇駁回申請回避的決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
刑事回避中分為了三種情況,即自行回避、申請回避以及指定回避。一般人民法院在開庭的時候就會按照法定程序告知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他們享有申請回避的權利,同時還需要詢問他們是否申請有關人員回避。不過,在提出回避申請之后會先做出審查,符合條件的才會決定有關人員回避。
刑事訴訟法律師回避是否有規定
刑事訴訟法書記員適用回避制度嗎?
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回避主體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司法傷殘鑒定收費標準
2021-02-16涉外婚姻證書認證程序是什么
2020-12-13宣告失蹤的鄉村醫生會被收回證書嗎
2021-03-01被性騷擾后跳樓自殺,性騷擾如何判刑
2021-01-14訂立合同時合同內容違反法律法規怎么處理
2020-12-21買方逾期付款要付滯納金嗎
2021-03-19五保戶誰贍養誰繼承嗎
2021-01-19勞動合同主體能是未成年人嗎
2021-03-10勞動爭議調解書可以再要競業限制金嗎
2021-01-16用人單位在節日當天要求加班怎么算工資
2021-03-09勞動監察大隊和勞動局是一回事嗎
2021-02-14人身意外險賠償給誰
2020-12-22人身意外傷害險
2021-02-08家庭財產保險不承保的財產有哪些
2021-03-22怎樣區分保險事故發生前后的解除
2020-12-26無責方保險理賠需要什么資料
2021-03-12對未按規定期限辦理公司登記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3-18出讓地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0-12-10拆遷補償方案應該具備哪些內容
2021-01-03城市房屋拆遷補償和農村房屋拆遷補償,差別為什么這么大
2020-12-18